编辑:sx_chengl
2016-06-08
《弦上的梦》发表于1978年12月的《人民文学》,是宗璞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创作的第一篇小说。 这里是一篇美学的分身术论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据编辑涂光群说,这篇小说送到编辑部时,“******事件”还没有平反,因此小说的内容是“犯忌”的,它的刊出还经历了一点波折。{1}戴锦华说《弦上的梦》“与宗福先的《于无声处》、苏叔阳的《丹心谱》一起,因正面写‘四五’运动而加入了伤痕文学的热浪,且成了其间干预并介入现实的力作”。{2}显然,宗璞的《弦上的梦》像她在20世纪50年代初写作《诉》一样,是一次身份的亮相,表明“她对此间主流话语构造的果敢而有力地加入”。③《弦上的梦》作为“伤痕文学”的主流身份当然是不容置疑的,作者本人也有意突出梁遐作为一个时代的“伤痕儿”的身份,从而强化《弦上的梦》作为“伤痕文学”一员的合法性(在接受施叔青采访时宗璞说梁遐有一个生活原型)。{4}但是,在我看来,这篇小说不仅可以限定在“伤痕文学”这一主流话语构造中作横向阐释,而且还应该放在宗璞创作的纵向脉络中来解读,这样做或许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收获。
宗璞曾说过,他们这一代人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地出现十字路口,因此面临着一次一次的抉择。{5}《红豆》写的是一种抉择——知识分子选择了革命、选择了祖国的自我庆幸和神圣感。《弦上的梦》写的是另一种抉择——在“四人帮”兴风作浪的时代逆流中是苟活与自保,还是挺身而出,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红豆》中江玫是自己与自己的另一个自我作战,在《弦上的梦》中则是乐珺的谨小慎微与梁遐的勇敢抗争作战,或者换句话说,《弦上的梦》写的还是作者面对抉择时内心中两个自我的冲突与对话,只不过作者使用了美学上的分身术——用两个人物分别指代心灵中相互冲突、相互搏斗的两种力量,乐珺和梁遐根本上就是一个人物,是同一个人物原型性格的两个不同侧面。因此,在乐珺的梦里,两个人就合而为一:
这天夜里,乐珺作了一个梦。她梦见一次音乐会,她自己在演奏,大提琴发出辉煌胜利的乐声,听众中有一双黑沉沉的眼睛,随着她的琴声流动。这是阿遐!
忽然,那在台上拉琴的不是她,而是梁遐。梁遐用熟练的手法拉出了激昂的直向人的灵魂扑来的调子。
批评家贺桂梅读出了这种“分身术”,她在采访宗璞时,直率地问道:“在阅读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与文革记忆有关的作品时,我注意到您的作品中似乎一直存在两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种是用自己的头颅去换取‘人’的尊严的勇士,一种是虽清醒但却有着犹豫、矛盾或怯懦的普通人。这两类知识分子似乎暗含了一种分裂的人格,一边意识到需要做一个勇士,同时写到自己理解但做不了这样的勇士的矛盾。是不是可以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您在浩劫中的某种矛盾和焦虑?”{1}在着者看来,梁遐和乐珺正是贺桂梅所说的两类知识分子的人格代表,也是作者在两种人格选择中矛盾和焦虑心境的外化。
从叙事话语的连续性角度来看,乐珺这一形象是作者20世纪60年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第一人称叙述人“我”的延续,也是在新的写作环境、新的文本结构中的继续与发展,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外化,她既是一个旁观者又是一个叙事的视点。在被叙的历史情境中,乐珺又是一个亲历者,是作品的主人公之一,她虽然清醒,但却谨小慎微,显然代表着知识分子“分裂的人格”当中另一个“自我”,即“虽清醒但却有着犹豫、矛盾或怯懦的普通人”。
梁遐虽然就其在文本中的具体身份,只是一个孩子,是一个在“文革”创伤中成长的少年和青年。但这一形象的想象性身份却是成年化的知识分子,或者说是知识分子人格中反叛的和英雄主义的那一部分。梁遐在10岁的时候,目睹了自己的父亲梁锋被批斗、挨打的情景,她大声地呼喊:“爸爸!我的爸爸!”,她以10岁的年纪,卷入了“文化大革命”。
梁遐当时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因为和父母划不清界限,在学校也屡遭批斗。她在批斗梁锋时大叫爸爸以后,梁锋单位的高音喇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批“大特务梁锋”时,必提到“狗崽子梁遐”。
就事理逻辑而言,一个10岁的孩子被作为一个政治批判对象和父亲“捆绑”在一起,是相当令人怀疑的,它的真实性应该说有相当多的纰漏。但在想象的与美学的逻辑上来说,又是合理的,甚至是创造性的——梁遐这一形象是“伤痕儿”与成年化的、反抗的知识分子的结合体。或者说,从外在形态上来说,她是一个在“文革”中成长的儿童、少年和青年,她的遭遇和经历具有典型的“伤痕青年”的经验特征,而她的心态与性格也部分地具有“伤痕儿”的特点,比如她偶尔流露出的玩世不恭。但她性格的早熟(10岁时独立生活并承担起给父亲送饭的职责)、她在政治上的卓越识见(对江青的谴责)、她过早地卷入“文革”的政治斗争(和父亲一起受批判),就不是“典型的”青少年的经历与心态,而是具有了成年人的经验与性格特质。对她的“成年化”的处理显然寄托着作者的某些想象与意志。准确地说,她就是作者塑造的“用自己的头颅去换取‘人’的尊严的勇士”,代表了作者在矛盾心态中追求正义而又勇于反抗的人格化的自我。这样看来,梁遐就不仅是一个“伤痕青年”的形象,她还是一个作者人格化的自我,代表着在“文革”中被迫出场的成年知识分子内心中反抗的声音。
美学的分身术论文是不是对网友们有所帮助呢?希望网友们认真阅读,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美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