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08
在八十年代的争论中,对于如何认识戏曲以及如何进行戏曲的创新,许多专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龚和德把戏曲看做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结构”.认为戏曲的艺术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可用王国维的一句话来表达:“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第二个层次,就是张庚、阿甲、焦菊隐等人经常谈到的戏曲的节奏性、程式性、虚拟性、时空灵活性等;第三个层次,乃是前两个层次的艺术特征的外在感性表现,是观众直接听得到、看得到的歌、舞、穿戴之类。这种“多层次的动态结构”试图说明,戏曲艺术的深层艺术特征的稳定性、延续性,总是寄托在表面的具体形式、具体风格的可变性和多样性之中囹。
董子竹把数百个戏曲剧种的“美学风貌”略分为四大类:一是“典雅”类,如昆曲、京剧等“高雅艺术”;二是“质朴”类,如秦腔、豫剧等中国农民的“大戏”;三是“东方市井”类,如沪剧、评剧等市民剧;四是“民歌”类,如花鼓戏、黄梅戏等轻快的民间戏。认为中国戏曲的改革应视不同的剧种作不同的抉择:第一类戏曲应以不改为好;第二类戏曲目前的改革关键在于创作精品;第三、第四类戏曲则可在改革中大显身手。同说变,亦有消极式的“应变”与积极式的“新变”。八十年代初、中期,危机初起,使一些人感到恐惧,手足无措,另一些人则急起应变。“应变”者,觉得中国戏曲的传统陈旧了,令人厌恶了,就要抛弃它,而后寻找新的出路。当时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那就是引进西方的一些令人感到新奇的艺术理念、类型、方法。于是,“残酷戏剧”(TheatreofCrueltx)、“贫困戏剧”(.Plain Theatre1、“环境戏剧”(EnvironmentalTheatre)、“间离效果”(Verfremdungseffekt)、“荒诞派”fTheatreoftheAbsurd)等概念就成了戏曲导演与批评家的“El头禅”。像上海的剧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把西方戏剧一百多年间创造的各种样式都尝试了一遍。他们对待传统戏曲,总想尽力把它变得“自己不像自己”。
那时的中国戏曲成了五花八门的戏剧。有人讽刺这是一些“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戏剧。但不管怎么说。八十年代的剧人通过学习外国,改变现状,走出了“三十年不变”的僵局。[51到了九十年代,危机依然存在。但戏剧界已然适应了“危机”的袭击,故而整个气氛较为沉稳,剧人的心境也较为平和。此时的戏剧创作已由突然的应急之变转为主动的求新之变。以独创克服模仿,以从容克服浮躁。由于对世界有了较多的了解。由此而较自觉地体认具体戏曲剧种的特色所在与优势所在。此时创新,尽可能强化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不再像八十年代那样追求“不像自己”。而追求“美好的自我”。一个个有个性的较为精纯的戏曲作品相继问世。这些优秀的创作,既具有时代的特色,又很准确而强化地发挥了剧种的特色。
标签:艺术理论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