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2-07
2?1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比较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第7、14天后患者的体温较治疗第3天有明显下降(P<0?05),至治疗第14天患者体温已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治疗第3、7、14天患者体温的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1)。
2?2两组治疗后GCS评分情况比较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第7、14天后意识障碍明显改善(与治疗第3天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GC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2009年第26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3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表3结果表明,治疗第7、14天后两组的B?WBC、CSF?WBC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第3天比较,P<0?01);治疗组的下降作用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 表1两组治疗后体温变化比较①统计方法:方差分析;①P<0?05,与治疗第3天比较;②P<0?05,与治疗第7天比较;③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表2两组治疗后GCS评分情况比较②P<0?05,③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表3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3讨论
醒脑静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麝香、冰片、郁金、栀子。麝香有辛温香窜、辟秽通络、活血散瘀之功效,《本草纲目》述其能“通堵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内、中恶、痰厥,积聚癥瘕”。冰片气味芳香,助麝香之力,具开窍醒脑之功。栀子可清泻三焦之邪热,助君药清热解毒,起到凉血、行气、解毒的作用。郁金化痰开窍,行气活血,为化痰、开郁、通窍之要药。四药合用,共奏开窍醒脑、安神定志、清热解毒、镇惊止痛、凉血行气之功[2]。
傅强等[3]的研究发现,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实验动物脑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水肿。另有研究表明[4],醒脑静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则转变为抑制作用,这种作用与有效成分麝香酮有关。此外,麝香酮还具有抑制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对小鼠常压缺氧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能显著延长其存活时间。麝香还具有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的作用,栀子具有脱水作用,从而可以改善脑水肿[5]。冰片对中枢神经兴奋性有较强的双向调节作用,既有镇静安神作用,又有醒脑开窍作用。冰片能缩短戊巴比妥钠持续睡眠时间,还能延长苯巴比妥钠入睡时间,表现出醒脑和兴奋作用。另一方面,冰片可以拮抗苦味毒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延长惊厥潜伏期,起镇静抗惊厥作用[6]。
在醒脑静的临床应用方面,刘磊等[7]将8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组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脱水、利尿等降颅压和激素、抗炎、抗病毒及神经营养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将醒脑静注射液5~20 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 d。研究发现,经1个疗程治疗后,醒脑静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为71%,对照组为38%,2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或体征缓解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缓解消失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醒脑静注射液能较快缓解颅内化脓性感染患者的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能较
快降低血和脑脊液白细胞数,是辅助治疗颅内感染的重要中成药之一,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标签:医药卫生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