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2-1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1985、1990版皆收载了水煮法。高广生等[7]将全蝎置2%淡盐水浸泡4h。使其吐出腹中内容物,然后放入约10倍量沸水中煮5min,捞出置通风处阴干或低温烘干,分装密封保存。
李晓坤报道[8],将蝎放入冷水中洗净,然后捞出放人沸水中煮,待水再次沸腾时即捞出来,晒干即可。将活全蝎放入水中吐出泥土后再于沸水中烫死,立即捞出,置烤箱中80~90℃烘干(至可碾碎为度),每200克一盒,硬纸盒包装,外加塑料纸密封,置阴凉、通风处,干燥保存[9]. 先将蝎放人冷水中洗净、再放人沸水中煮,待水沸腾时捞出,晒干[10]。
2.7 盐水炙法
2.7.1 邵林等[11]将每l000g全蝎加200g食盐,加水适量,煮至蝎背抽沟,体硬直为度。
2.7.2田聚成[12]按每1000g活蝎加盐150g,盐水煮3~4h,待蝎身僵硬不弯曲、脊背抽沟时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2.7.3周淑芳等[13]认为全蝎煮制前要用20%的淡盐水浸泡,煮制时将盐蝎比例为2:8的盐水徐徐兑入煮蝎锅内,用武火煮6~8h,至蝎背抽沟、握住毒针直立蝎体不弯为度。
2.8 沸水烫法
王琴福等[9]将全蝎放入水中吐出泥土,沸水烫死后立即捞出,置烤箱中80~90℃烘干,密封保存。 2.9 远红外辐射干燥法
贾印宝等[14]将全蝎用远红外线辐射干燥后,盛于真空高压聚乙烯无毒塑料袋内。贮于阴凉干燥处。此法不仅不影响全蝎的性味功能,还可防止沸水煮、盐水煮所产生的全蝎成分部分溶于水的弊端。
2.10 流通蒸汽蒸法
刘林增等[15]将全蝎放入适宜容器内,用0.5%淡盐水浸泡2次,每次2~3h,捞出,按每500g活蝎90g精盐比例,均匀撒在全蝎上腌1h左右,以流通蒸汽蒸45min,取出放通风处干燥即可。
张成元报道[16],将全蝎先放入适宜的容器内,加入全蝎1/3体积量的淡盐水(含盐量0.5%),使其挣扎活动,充分洗泄内外泥土。2~3h后再加入浸没全蝎的淡盐水,浸泡2~3h,捞出,放入清水中漂洗1次,按500g活蝎加90g精盐的比例,均匀撒在全蝎上,淹1h左右,然后以流通蒸气蒸45min,取出放通风处干燥即可。
2.11 酒制法
王阁乾[17]将全蝎除去泥沙,加黄酒拌匀闷透,用文火炒至酒吸尽,放入烘箱或烘房内低温(40℃)干燥,至微变色质酥脆时取出,放凉密封保存。
2.12 枯矾水炮制
枯矾为经高温失去结晶水的蜂窝状物质,药理研究其具有凝固蛋白、燥湿收敛、防腐抑菌的作用,适合全蝎毒性蛋白的保护。枯矾入肝经祛风化痰,与全蝎的归肝经祛风镇痛相一致。因此用含少量枯矾的沸水煮制蝎子30min,捞出后置于匾上通风处凉干即可[18]。
远红外辐射干燥法的应用被认为对全蝎的有效成分影响较小,但是现有2005年版《中国药典》没有收载这个方法,所以难以推广。而盐水炙法因盐入肾经软坚散结,而与全蝎的入肝经祛风通络的功效不符。用药上,由于掺杂盐分的多少致使用量上难以衡量。对盐水炙法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流通蒸汽蒸法中加盐炮制,似乎与盐水炙法并无本质的区别。一些先进的中药干燥方法如低温真空干燥法及微波干燥法在中药全蝎的干燥中的应用现在还是鲜有报道,有待中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探讨。
3 讨论
从上述方法可以看出,炮制方法相差很大,使得临床用药剂量不准,疗效不显著或毒副作用增大。谭银合等[19]认为全蝎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蝎毒和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酸性成分及宏量与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在不同的炮制方法下,其含量和化学结构是否发生变化尚无人进行系统研究。因此,应规范统一的全蝎炮制方法与工艺,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全蝎古代盐炙法,首见于明代《普济方》[20],“去梢盐水炙用”。全蝎为何用盐水炙,有何实际意义,有何目的,古代医药文献中皆未有谈及。宋代《太平圣惠方》载:“去足,热水洗去盐毒,微炒 ;明代《雷公炮炙药性解》载:去盐土炙黄用”;清代《本经逢源》载:“滚醋泡去咸,炒干用”;《得配本草》载:“酒洗淡,去足焙用;《本草求原》载:“瘴醋泡去盐,或水洗,炒干用”。目的是除去全蝎中的食盐,使全蝎纯净便于入药,全蝎与盐似应无涉。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盐炙全蝎始于明代,而在元、明、清时期国内外著名的本草专著如《扬液本草》、《本草纲目》、《炮炙大法》、《炮炙全书》、《本草求真》、《本草从新》、《本草样节》、《本草备要》等著作中皆未提到全蝎的盐炙问题。作者认为:古代盐炙全蝎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防腐问题,二是掺伪炮制。目前盐制的药物,基本沿用了陈嘉漠“入盐走肾仍仗软坚”这一传统的炮制理论,也是后世解释盐制作用,扩大盐制品种的主要依据。但盐入肾经软坚散结与全蝎的入肝经祛风通络的功效不符。
作者认为:全蝎的炮制应以不破坏全蝎的有效成分为原则,可以将活全蝎放置5%淡盐水中刺激全蝎吐泥或排便,然后置沸水中烫死即可捞出,置通风干燥处凉干或置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后密封包装即可。此法可以减少水溶性的有效成分的损失,避免高温对蝎毒等成分的破坏,便于控制用量,而且可以研末冲服。
我国对中药材的炮制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而炮制作为传统的制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药材的质量,进而影响临床疗效。因此中医药工作者应加大对中药材炮制深度与广度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和促进中药现代化建设。
参 考 文 献
标签:医药卫生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