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8-15
4、对待病人趋于淡漠化
医乃仁术,关心病人疾苦,视病人如亲人是医护工作者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应负的道德责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态度的好坏,会对病人的治疗产生很大影响。好的态度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而坏的态度则不利于疾病的治疗。病人身有疾患,精神上、肉体上都会有很大的痛苦,特别需要得到医护人员从各方面的关怀、支持和同情。医护人员的仁爱关心会增强患者的信心,打消他们在治疗方面的一些顾虑,从而在接受治疗时积极配合,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但有些医学生没有把病人当作一个社会人来看待,只是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对象,忽视“治病”与“治有病的人”的区别;不注意谈话的方式,对待病人,甚至挖苦、讥笑患者,以致于病人失去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无视病人的知情权,不愿与病人讨论诊疗计划,回答病人的疑问不耐烦;不注重病人的隐私权,随意泄密露密,甚至把病人的隐私当作笑料谈论;对待临终病人缺乏同情关爱,忽视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感情等。
5、自我责任趋于轻视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他们更注重真才实学,更加务实,表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这说明医学生在对自我责任的认知上是清晰的、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少数同学人生目标不明确,浪费光阴,放纵自己,心理脆弱,重自由轻纪律,自我约束力较差,对学习和未来不够关心,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劲,轻视个体对自己的责任。医学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它要求将来从事这个专业的人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实践经验、高尚的道德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医学大学生由于学制较长,课业任务很重,实验课较多,学习比较紧张,少有时间参加体育、娱乐等活动,导致一部分学生缺
乏身体锻炼,有较大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忽视自己的生命价值,对人生充满迷茫,少有严于律己,不能抓住美好时光丰富、完善自己,事实上是对自我责任的轻视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增强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对策
医学生责任感弱化现象虽然只是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其影响却很是巨大,它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也会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幸福安康。因此,加强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医学生责任感弱化既有家庭、社会的影响和自身的不足,也有学校教育的偏失,但任何以社会的影响等原因来否认学校教育作用的思想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对于医学生责任感的强化,学校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一)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
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医学院校的任务就是把医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使他们既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技能,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都需要强烈的责任感来垫铺。强化医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开拓工作途径,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之具有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使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人性化和平等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中进行培养;尊重学生责任感培养的主体性,就要注重责任感形成的内化过程,注重教育过程的双主体融合,使医学生责任意识是自主形成而不是被动塑造;责任感培养要有生活性,即满足医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心理环境,努力激活内在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需求;责任感培养要有针对性,针对性来自于对医学生的实际,尤其是他们的思想和需要的关切、理解、把握,从而畅通交流渠道,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责任感的培养教育要联系医学生的思想心系学生,言传身教,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这样才能增强培养工作的实效性。
(二)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如果教师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率先垂范,就会对医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如果教师推卸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则会对学生产生很大负面影响。所以,医学院校要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使他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给学生做出榜样,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度责任感的学生来。因此,教师不但要以言立教,而且要以身立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广大教师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真挚的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感染和教育学生。学校要善于发现、树立、宣传、推广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
标签:医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