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公司研究论文

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分析

编辑:sx_chenl

2016-10-13

本文讲述了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要:本文首先对企业重组进行了概述,其次建立上市公司重组效应的评价体系,在该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分析模型,对上市公司重组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在得出具体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 效应分析

1 基本概念

自1996年以来,资产重组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企业经营结构,提高资产营运绩效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国外关于资产重组的研究比较多,也有一些成熟的方法或结论,而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定性的分析,或者作一简单的分类或比较。对于资产重组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和分类。檀向球、提云涛、强立等(1999)把中国的资产重组分为五类:对外购并扩张,股权转让,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与股权出售,资产置换,其它混合重组。林国春(1998)将其分为整体收购兼并,股权投资,股权转让,受让股权(资产),资产置换,二级市场并购,包销股票(配股),其它等八类。胡继之、王文立(1997)把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归纳为:整体并购,投资控股并购,股权有偿转让,资产置换,二级市场并购,股权无偿划转等六类。

2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分析模型

从2005年到2007年共发生了2362起资产重组事件。2005年发生了756起重组事件,涉及上市公司525家;2006年发生652起重组事件,涉及上市公司411家;2007年发生了632起重组事件涉及上市公司423家。

2.1 样本选择 衡量上市公司经营效应的主要指标是:每股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在这里主要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指标来分析。笔者在2007年发生重组的423家上市公司中选取100家公司作为分析的样本。

2.2 建立上市公司重组的相关效应分析模型

2.2.1 对上市公司重组效应的分析,不同的研究采用的评价体系亦有所不同。本文借鉴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及其操作细则中国有资本金效应评价方法,从获利能力、资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并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财务指标及其权重,并建立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评价体系。

2.2.2 在上述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关分析模型:

2.2.2.1 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样本的数据进行同度量化处理以消除各指标不同量纲问题。功效系数法又称功效函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允许值,以满意值为上限,以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得:

Gij=(Xij-Si)/(Hi-Si) (1)

式中,Gij为第j个公司第i项指标分值;Xij为第j个公司第i项指标实际值;Si为第i项指标的允许值;Hi为第i项指标的满意值。

2.2.2.2 根据公司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对各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后就可以得到各上市公司2002、2004和2005年的综合实力的分值:Cj-1、Cj1,Cj2。

2.2.2.3 计算各上市公司绝对业绩的变化值,重组一年后为Cj01,并购二年后为Cj02

Cj01=Cj1-Cj-1 (2) Cj02= Cj2-Cj-1 (3)2.2.2.4 计算所有上市公司重组一年及二年后业绩变化均值为D01=0.4873,D02=0.4991

2.2.2.5分别计算上市公司重组一年后相对业绩变化值(Cj01-D01)的均值U1、正值比率F1及二年后的相对业绩变化值(Cj02-D02)的均值U2和正值比率F2。

3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分析

利用模型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如下结果。

根据上表的数据,从重组公司业绩变化的均值来看,无论是重组后一年还是二年,重组公司业绩均得到提升,而相同时段内未发生重组的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从正值比率来看,超过半数以上的重组公司的业绩提高,说明上市公司总体上并购绩效较好。从业绩变化的趋势看,重组二年后并购公司的业绩仍然加速提高,幅度高达30.52%,重组业绩上升趋势明显,说明重组整合后企业运作良好。未发生重组的公司不仅有更多的公司业绩进一步恶化而且整体业绩仍然在下滑,幅度为2.67%。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上市公司的重组行为从总体上看具有一定的正效应的结论。

4 资产重组效应分析结论

4.1 发生重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综合类、零售业以及社会服务类,正在由传统产业逐步向朝阳产业过渡。

4.2 用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财务指标来评价分析重组的一般业绩可以看到,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在重组后一至两年比重组当年有所提高,而持续下跌的比例则更少,说明一部分企业已经通过整合获得了一定的收益。通过比较综合得分发现公司在重组当年并未取得相应的业绩,而在重组后一到两年内显示出了重组的正效应。

4.3 上市公司重组绩效就总体来讲正效应明显,半数以上的公司业绩得到了提升,未实施重组的公司的业绩有所下滑。进一步深入来看,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效应的体现主要来自于关联交易,而作为市场化的非关联资产重组却表现出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吴志军.《经济管理新管理》.2006年第10期.

易平,燕艳,蔡金秀.企业并购理论及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研究综述[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赵元华,丁忠民.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5期.

申嫦娥.我国困境企业财务恶化趋势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李善民,王彩萍.基于价值创造的资产剥离——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研究[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那么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效应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的一些思考

论公司治理结构和会计控制观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