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证劵金融 > 银行管理论文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研究

编辑:sx_chenl

2016-10-10

本文讲述了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仔细阅读下吧。

[摘 要]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进入了加快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对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进行重新定位,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国际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背景,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方向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证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目标实现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即加快推进理念转型、业务转型、流程转型和管理转型。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能银行;零售银行;经营转型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外部环境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宏观经济从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WTO过渡期保护已经结束,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从内部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进入了加快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关键时期,开始对法人治理机制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对自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进行重新定位,通过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改革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持续、稳步、健康地发展。本文将分析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内涵和主要内容,以及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目标实现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一、国际银行业转型的方向和特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面对巨大的生存挑战,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纷纷进行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调整,业务逐步扩展到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投资及资产管理等领域,对许多以前免费的业务征收较高的费用,通过管理较松的分支机构提供更多的服务,与独资公司组建合资公司以绕过法规限制等。商业银行不仅具有传统的支付、融资功能,还具有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信托投资、保险、经纪和投资银行等功能,从而以新的面貌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花旗银行,它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艰难的改革与转型之路,主要是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并通过并购来实现经营范围的延伸、经营模式的转变,主要特点是大力推动零售银行业务,积极开展综合经营,逐步开发网上银行业务。经营转型使花旗银行发生了巨大变化,花旗银行的总资产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234亿美元增长到 2003年的12 640亿美元,扩大了54倍,净利润则由1.4亿美元增长到178亿美元,扩大了127倍”,资本收益率从未低过18%,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赚钱机器”(郑先炳,2005)。

归纳这一时期国际银行业转型的方向和特点,主要表现为全能型经营的银行成为主流模式。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变化的环境,国际银行业力图通过并购打破不同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将业务扩展到保险和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使自身的功能多元化。

2.自助服务平台形成了银行业新的相对竞争优势。技术进步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使大多数银行都迅速组建起了包括网络银行和ATM等在内的自助服务平台。自助服务平台既克服了传统网点办理业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大大提高了客户服务的便利性,而且成为银行业削减内部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和效率的战略手段 (李仁杰,2005)。

3.重新重视零售金融业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战略意义。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国际银行业都重新把零售金融业务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来发展。

4.国际化程度与海外资产数额不断提高。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企业市场的国界日益模糊,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寻求在全球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和获取更大收益,并与国际企业的跨国经营、国际资本流动相辅相成。

5.以机构重组和流程再造保障业务转型。花旗银行在转型中重构了其三大业务板块的集团组织结构,即全球散户业务、全球资产管理业务与全球公司业务,其中全球散户业务板块营业收入约占整个花旗集团经营额的56%。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必要性

{一)国有商业银行转型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2004年以来,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首的国内银行业关于经营转型的讨论日益热烈,此期间国内经济金融市场发生了深刻变革,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这与上世纪70年代国际银行业推进经营转型时期相似。

1;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对传统的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工业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强烈冲击,使潜在信贷风险开始显现,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优化了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同时,在经历了宏观调控的考验之后,中小民营企业抗经济波动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其综合实力和信用度提升,为银行法人客户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契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积极适应宏观调控后的新变化,通过调整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在国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潮流中赢得新一轮发展机会。

2.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个人财富明显增长,零售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现。2005年,中国人均GDP接近 1 7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 280美元。个人余融资源丰富,抓住零售业务市场,就意味着抓住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巨大的盈利机会。对消费者日益提高的金融服务需求做出准确反应,不断研发和推出满足富裕客户要求的理财业务和满足大众客户要求的零售业务,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衡量一家银行金融服务能力的主要标准,并将扩大银行的盈利途径,提高利润水平。

3.金融脱媒化对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形成了冲击,积极延伸业务领域,有效衔接证券市场势在必行。我国目前直接融资比重还不高,到2004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仅为17.1:82.9,与国际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3:7的水平相比,直接融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一趋势目前已逐渐显现,金融市场投融资服务开始转向资本市场,特别是大型优质客户融资渠道逐渐增加,使得银行传统批发性业务扩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准确把握大势,积极研发和推出与资本市场衔接的产品,从而实现对新市场、新业务的有效“接盘”。

4.世界经济逐渐复苏,我国对外开放进—步扩大,为国有商业银行推进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全球化经营能力提出新挑战。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我国在世界货物贸易额中的排名由2001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3位。我国引进外资也位居前列,国外直接投资连年增长使“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逐步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核心客户群之一。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对国内银行的全球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为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提供了巨大发展机会。

5.防范和规避市场风险的压力日益加大,凭借原有的经营结构和盈利模式,不仅无法保持原有的盈利能力,而且可能累积风险。一方面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有不断加速的迹象,利率及其变动日益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因素。从国外商业银行的情况来看,其在转型期都经历了一个利率下降、利差明显缩小的过程。另一方面,汇率风险也在加大。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富有弹性,使商业银行的结售汇敞口头寸面临更大压力,结售汇收益将受到影响,商业银行控制汇率风险的压力加大。此外,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风险日益凸现,2005年金融系统的存贷差达到9.2万亿元,国有商业银行持有交易资产比重的提高和交易资产收益率不断走低,对其资金交易收益造成冲击。

6.各类市场主体竞相出招,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综合经营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根据人世承诺,到2006年末,中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同时国内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也通过推进综合经营,尝试向银行业务渗透,抢占银行业务市场。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虽然面临分业经营监管逐渐放松的良好时机,但由于长期分业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在产品储备、人才储备以及风险控制准备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只有全面推进经营转型,启动开展综合经营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应对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竞争。

(二)经营转型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深层次问题的必然选择

资本约束的不断硬化使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寻找到一条低资本消耗、低风险、高收益的发展道路。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发展模式正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如果任由信贷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则资本金消耗严重,虽然通过股改上市补充了资本金,但是规模快速扩张将继续占用较大的资本,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急剧下降,而继续通过资本市场补充资本又受到市场波动周期、投资者意愿、市场发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单纯以信贷资产作为主要盈利来源并不能有效提升银行的资本回报水平和投资价值。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仍有差距,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回报率为13.34%,资产利润率为 0.55%,均低于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 000家银行 19.86%和0.9%的平均水平。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以速度和规模为特征的业务发展模式在严格的资本约束下已经难以为继,突破资本困境最根本的出路在于调整经营战略及经营结构,走一条低资本消耗、低风险、高收益的发展道路(陈小宪,2004)。

2.盈利结构单一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潜力受限,职能定位需要从融资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商转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除了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外,其他业务品种相对较少,尤其欠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核心产品。在中间业务方面,主要从事汇兑、代理等较低层次的业务,而一些技术含量高、投资回报高的投资业务、资金交易业务、资产证券化、投资银行业务及理财业务仍处于成长初期。经营范围和业务品种的狭窄最终反映到收入结构上(见表1)。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贷款利息,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84%左右,而中间业务收入仅占9%左右,中间业务收入对营业收入的贡献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差距较大。

在倚重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下,无论是贷款增长放缓还是利差收窄,都将直接危及经营安全和盈利获取,所以,国有商业银行亟待确立新的盈利模式,开拓新的盈利空间,建立一种多元化协调发展的收益增长格局。

3.经营效率普遍较低,推进业务架构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已成为当务之急。

经营效率是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重要指标。在经营效率上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市场主体差距较显着,尽管其经营规模、营业净收入等总量指标大多数领先,但是人均资产、人均营业净收入、人均拨备前利润等指标均低于四大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国内股份制银行,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更大。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5年上半年工商银行人均总资产是汇丰控股的35.7%、花旗集团的40.1%、德意志银行的11.4%;人均营业净收入是汇丰控股的20%、花旗集团的16%、德意志银行的 20%。

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是在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继承了专业银行体制下的沉重历史包袱,以及受金字塔型组织架构的制约导致系统资源整合能力薄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组织架构方面,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管理层次过多,报告链和决策链过长,营运和管理效率低下;在机构管理方面,行际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低效亏损机构严重销蚀了全行的经营发展成果;在人员管理方面,一方面存在大量冗员和单一技能员工,另一方面激励约束机制比较僵化,人才外流的冲击非常突出;在营销模式方面,尚未形成适应市场、富有活力的营销服务机制,高端客户识别、价值评估、客户关系管理及差异化服务的水平较低,降低了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的必然结果,如果不在经营转型上下工夫,提高效率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含义、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

(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含义与主要内容

当前在金融界讨论的经营转型与经济转型在概念是根本不同的。所谓经济转型,是指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界讨论的经营转型,是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组织产出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指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产出和价值的增长。从内涵上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营转型的方向就是要彻底摒弃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彻底摒弃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以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为基础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经营转型所要达到的效果,不仅仅是总量的增长,而是在此基础上达到经营绩效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经营管理结构的动态优化,资产组合和业务组合的精巧协调,人才的合理匹配。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法人治理、业务结构、财务结构,甚至包括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变革,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优化结构是转型的核心;包括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完善机制是转型的关键,要充分运用机制的力量去推动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制之间的相互推动,即机制链的问题。控制风险是转型的根本,转型的进度和深度必须建立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之上。金融,银行-[飞诺网FENO.CN]

所以,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应包括: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