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04-24
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周易·系辞传》,都源出《周易》,《易》被列为中国文化的源头,这已经是勿庸置疑的基本观点。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道可道非常道。
当代汉语‘理论’一词,尽管可以被理解为‘道’,但其哲学内涵却异常苍白,没有春秋笔法所包含的‘万一’,所以说,用‘理论’一词来论述古典哲学中‘道’这个概念,是无能为力的。无能为力的原因,主要是我们没有能力读懂《周易》。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是春秋笔法,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呢?我的解读是:孔子直截了当的承认,我孔子的学说来源于《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的解读是:“《易》里面的义理,是可以执行的,那是非同寻常的哲学道理。《易》里面涉及的名词,那是非同寻常的哲学名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都来源于《易》,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各自表达了对《易》理的独特理解,一定意义上,《道德经》、《论语》、《诗经》、《周礼》、《尚书》都是《易》的另类表达形式。另类表达形式,就是老子、孔子各自导‘道’的成果。孔子一句“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概括能力,明显高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非常道”用于用于哲学概念,所指的就是‘解《易》之道’; “非常道” 用于执政,指的是‘天下为公’之道;“非常道”用于读书,指的是解读‘春秋笔法之道’。以上三个“非常道”,最要紧的是解读‘春秋笔法之道’。《诗经·卷耳》是一首非常重要的文章,起首的一章说:“采采卷耳,不盈倾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这里有个重要概念‘周行’, ‘周’说的是《周易》,孔子说“吾从周”;‘行’的理解就非常复杂了,主要指两钟理解,读HANG音,理解为涵意;读XIN音,理解为人性、信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人性、信仰’,合成则成为‘仁、信’, ‘仁’、‘信’是儒学的两个重要哲学概念,《论语》在谈‘仁’的概念时有‘里仁为美’,在谈‘信’的时候有‘民无信不立’,这些重要的观点,归于中国语言按发音来组建新词语的原理,这个原理,一是春秋笔法,一个就是易理。《诗经·鹊巢》说:“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这个‘两’,大的方面来将,说的就是‘春秋笔法’和‘易理’;就《易》理上说,说的是‘刚’与‘柔’、‘阴’与‘阳’、‘吉’与‘凶’、‘学’与‘习’、‘道’与‘德’等两两之易。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道可道非常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国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