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27
二、有专章、专题介绍吴健雄物理学工作的著作
这类著作有:特·拉格纳·嘉荷姆(Tor Ragnar ger-holm)的《物理学与人类:现代物理学的探访》,嘉·格雷(Jay E.Greene)主编的《麦格罗希尔现代科学人》,埃米里奥·赛格雷著的《从X射线到夸克——现代物理学家和他们的发现》,申先甲、张锡鑫、祁有龙编著的《物理学史简编》,谭树杰、王华编著的《物理学上的重大实验》,夏龙·B·麦格瑞(Sharon.B.McGrayne)的《诺贝尔科学奖中的女性》,莉莎·杨特的《当代女性科学家》,吴国盛的《科学的历程》,阿·热的《可怕的对称——现代物理学中美的探索》等。这类著作是无从搜罗备至的,在许多人物传记和工具书,如戴念祖主编《廿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论文集粹》,卢嘉锡等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中国画报社出版的大型画册《巾帼风采》等等著作中,也都有专篇、专题介绍。
这些著作因专题,如对称性、诺贝尔奖、女性科学家、华人女性等而深入,也因此而只涉及吴健雄的一个或一些方面,而不太关注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家的吴健雄。下面我们举出有代表性的著作加以简单的介绍。
特·拉格纳·嘉荷姆的《物理学与人类:现代物理学的探访》,为读者在物理学中作导游,表达了作者对由物理发现所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审美、宗教和伦理的思考。作者认为,物理科学的事件以史无前例的方式塑造着人类的命运。不只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依赖物理学的发现;艺术、音乐和文学也在不断地从由物理学家所描绘的现实图景吸取灵感。知识界,包括政治家和商人,多少有些不情愿地发现,他们必须学习现代物理学。作者1926年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Brooklyn),父母是瑞典人。写这本书时他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物理学副教授。这本书最初于1962年在瑞典出版,一年后出了个扩充和改写的本子,很快又出了个美国版。全书共分五章,分别讨论“物理学与社会”、“宏观物理学”、“微观物理学”、“对称性原理”等问题。作者是一位实验家,是β衰变方面的权威,与吴健雄是同一领域的专家,他在书中特地论述了吴健雄的实验物理学贡献的意义。
《麦格罗希尔现代科学人》是十五卷的《麦格罗希尔科技百科全书》的一卷。这一卷的人物介绍和其他各卷的专题相互配合,相互参照。这一卷一共介绍了1940年以来426位当代科学中的领军人物。其中有包括吴健雄在内的七位女性科学家。介绍的华人科学家有陈省身、李政道、吴健雄、杨振宁四位(该书按姓氏头字母顺序介绍人物)。这一卷作为科学研究的参考书和教育学习的参考书,既提供了人选科学家的生平介绍,也提供了他们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的介绍——可以说是“科学的传记”。它不仅告诉读者他们做了什么,也告诉读者他们工作的背景,他们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关于吴健雄的工作,这本书介绍了三个方面,1956年以前的工作,1956年的宇称实验,1963年的矢量流守恒实验。对吴健雄的评价是这样的:她对β衰变和弱相互作用的理解作出了贡献,特别是,最先以实验清楚地显示了宇称在核极化时的β衰变中的破缺和电荷共轭不变性的破缺。
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不守恒的发现,导致了关于物理世界基本结构认识上的突然的思想解放,刺激了弱相互作用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空前的进步。
虽然吴健雄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以《诺贝尔科学奖中的女性》为书名介绍20世纪杰出女性科学家的专门著作仍对吴健雄作了专篇介绍。这本书一共介绍了14位女性科学家,分为三代:第一代有3位,她们是玛丽·居里、莉丝·迈特纳、埃米·诺特尔;第二代有10位,吴健雄是其中的一位;新一代的介绍了一位。在如此广泛的领域中写作,是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的。作者夏龙·麦格瑞是报纸记者,不列颠百科全书物理学作者和编辑,生活在美国华盛顿的西雅图。作者是怀着一种可以称为“科学社会学”的动机来研究这个问题的:从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以来,到作者写这本书,差不多一个世纪,有三百多人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这其中只有九位是女性,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三。作者通过访问与调查,考察了14位女性科学家的生活和成就,她们或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在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玛丽·居里发现了放射性现象的秘密,找到了理解原子核的钥匙。1903年,成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第一位女性。
埃米·诺特尔(Emmy Noether),在她从纳粹德国逃到美国的时候,已经帮爱因斯坦相对论和抽象代数学建立了数学基础。莉丝·迈特纳(Lise MEitner),奥地利物理学家。破译了世纪性的实验,看出了原子核的分裂。这个她起了头的项目,她的男性合作者得到了诺贝尔奖。
嘉促德·艾琳(Gertrude elion),发展了一种新的药物制造方法。在得到研究化学家位置之前,她在一个不相干的岗位上做了七年边缘性的工作。
罗瑟琳·富兰克林(Rosalind franklin),她的DNA结构的实验证据,未经她的同意即为詹姆斯·华生(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所使用。她从未得到与她的工作相称的荣誉。
标签:科技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