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 > 科技哲学论文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看工程创新

编辑:

2013-11-27

2. 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 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 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 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 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 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 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 ,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 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 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 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 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 e 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 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 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 。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 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 )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 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 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 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 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 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 “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