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30
在中国本有的思想流派之中,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仅次于儒家。就哲学思想而言,道家学说可以说诡奇莫测、博大精深。而且,其中亦包含丰富的养生和修道学说。若用一个词来概括道家修养学说的话,那么最恰当者莫过于“无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并非是“不为”,而是“无所为而为”。如果用道家哲学的另外一个术语来表述的话,就是“自然”。这是因为,在《道德经》一书中曾讲过“道常无为”,又说“道法自然”。可见,“无为”与“自然”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另外,著名的《道德经》注释家王弼也是这样解释的。他在解释“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时说:“自然已足,为则败也。”在解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时又说:..y匝自然也。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道德经》中的这种自然无为思想,在庄子那里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然而,它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呢?据我们概括,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知足寡欲。在道家看来,现实当中人们所面临的种种灾难皆由人私欲膨胀所导致。《道德经》中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第四十六章)在欲望的驱使下,人们多逐于耳目声色之好而难以自拔,即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做到两点:一为“少私寡欲”,二为“知足”。因为“知足者富”,“知足不辱”。应当说,道家的这种知足寡欲的思想对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其二,谦让不争。在现实中,人们之间难免会发生利益的冲突,争执之事也在所难免。这样的情形应如何处理,在道家看来,应该谦让不争。要实现不争,对统治者来说,需要做到“不尚贤”;对一般人来说,需效法水之德,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需要指出的是,道家讲的“不争”不是单纯的消极退让,而是基于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而提出来的。正像《道德经》所指出的:“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即以与人,己愈多。”(第八十一章)即是说,愈能“为人”、“与人”,就愈能使自己精神愉快,可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反之,毫不利人、专门利己,则会损害别人利益,造成人际关系恶化,因而会带来种种烦恼和心理问题。因此,很有必要吸收道家哲学中的不争智慧,以协调人我关系,促进个体身心健康。
其三,守静弃躁。人之心理健康与否,在道家看来则表现为静、躁的不同。具体说就是,心理健康者属静,其不健康者则为躁。如何做到“静”,《道德经》言要“归根”,即:“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第十六章)其实,所谓归根就是回归到原处的状态,即“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章)。要做到这一点,用《道德经》所提出的方法就是“无知无欲”,即“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第十九章)。对无知、无欲两点,其实也可以归结为一点,即无知,因为欲从知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道家的“无知”“无欲”和他主张的“无为”一样,并非是“不知”、“不欲”,而是“无所知而知”,“无所欲而欲”,体现的是一种率性而为的态度。这些思想对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三、佛家的“无我”思想
相对于儒、道两家而言,佛家哲学属外来思想。佛教自汉明帝时人中国来,历500年,经无数大德高僧的不懈努力,至隋唐时达于全盛。尤为重者,西土佛教既经消化,已然成为中国思想之组成部分,即中国佛教,其中学派林立,各有特色,且富深刻之哲学思想。佛家哲学集于大藏经,渊奥难识,非有上等根器则难理会。其中,中国僧众参禅、理佛之法门于今之心理调整颇多助益。
大藏经凡八千卷,佛法万端皆蕴其中。若以片语括之,即为“无我”。前辈学者梁启超先生尝言:“佛说法五十年,其法语以我国文字书写解释今存大藏中者垂八千卷,一言以蔽之,曰:‘无我’。""(z7又言:“倘若有人问佛教经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话包括他吗?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无我、我所。’再省略答两个字:‘无我。’因为‘我’既无,‘我所’不消说也无了。”。[3]我们甚匙斯言,原始佛教(小乘佛教)三法印有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梁寂静。”可知佛门万法,皆主“无我”。然对于佛法中讲的“无我”,一般要从这样两个角度加以理会:其一是“学”,其二是“证”。前者是从学理角度说明“我”之为无,后者则从实践角度证悟“我”之存在。在此,我们仅从“学”之方面解释我之不存在。
标签:中国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