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4-30
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高拱任首辅兼掌吏部后 ,目击内外交困的时局,耳听革除弊政的呼吁,提出“非大破格整顿,必不能易乱以为治”。。的改革主张,并在穆宗的大力支持下 ,为整顿法制采取了许多措施。
一是督令讲律,明晓法制。高拱认为,当时法制败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执法者“昧于法律,误罗宪章”所致。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使他们讲求律例 ,明晓法制。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 ,他提出将当年所录取的第二、第三甲新科进士 393人分拨各衙门,要求“讲求律例,习学政体,定以课程,时加考校,务期明晓法制,通达治理” ,并以考核成绩作为选用的主要依据。四月,他又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措施:“合行各衙门堂上官,督令讲律,限定书程,不时查考,或摘条面讯,以稽勤惰。仍拣选知律吏书数人,量进士多寡,如五六人拨与一人,俾与辩证解说,务使律例通晓。则 日后听断检验等事,自不眩于人言,不泥于己见 ,不必委托佐贰而用之有余,民可无冤矣。” 观政进士和州县正官能否明晓法例,通达治理,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推行法治和保证司法公正。高拱这一举措 ,就是让他们从 习学律例 和司法实践中得到历练与培养,以便从中选拔出高素质的、能胜任司法审判的官员。
二是刑官久任,公于听断。立法是为了行法 ,行法就必须公正。只有实行刑部司官“久任之法”,才能精贯律例 ,革除刑狱冤滥之弊。隆庆五年(1571年)十二月,高拱提出:“刑乃民命所系,而刑部则司刑之总也。有堂官 主于上,有司属分理于下。居是职者,使非律例精贯,则比拟轻重,必不能当其情;然非久于其职 ,则阅历未深,讲究未熟,欲其精贯,亦不可得。此久任之法,不可以不行也。” 高拱规定,刑官必须专业化 、职业化,要求他们能律例精贯,熟练而准确地依法量刑判案,并对其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密切监督,区分优劣而加以严格考核赏罚。这一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三是从严执法,弭盗安民。当时职掌监察和司法的官员总是从 自己的宦途得失考虑,地方出了人命盗案,往往隐瞒不报,或者诲盗为窃,以死作伤,甚至故意纵容盗贼的嚣张气焰。这不仅威胁到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严重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高拱严厉指 出:“今海内少安,惟多盗为可忧。而燕 、赵、兖、邳 、徐 、颍、毫、襄、邓、嵩河之问为尤甚。 今遍地皆盗,倘有揭竿而呼者 ,可立聚千万,将何以处哉?” 隆庆五年(1571年)十一月 ,江西安义县发生官库被劫事件。强盗项伯等劫去官银 2895两 ,知县曾知经也被贼寇捉拿。发生如此重大的劫库案件,显然是地方官失职渎职所致。高拱认为,有 司官“往往受盗之贿,不行缉拿,即有拿获,又多放纵 ,却只蒙蔽上官,以为地方无盗,而上官者亦甘其蒙蔽。苟称目前无事,以待迁转,习以成风,彼此相效,以为善宦。于是有司之蒙蔽 日益甚,而盗之猖獗 日益不可制。 直至杀官劫库,不容隐匿,乃始申报上司,却又以重为轻,以多为少 ,支吾 了事。而上司者亦恐有己责也,亦为之以重为轻,以多为少 ,支吾 了事。盖不惟贼之故态 ,官皆知之;而官之本情 ,贼亦皆知之。彼此相款 ,安然无事。此其所以 日益滋蔓而不可图也。”。 盗贼猖獗的根源不仅在于各级官吏大失职守,未能有效履行捕盗和稽察的职责,而且还在于官盗勾结,同流合污。因此,高拱提出,要遏止盗贼猖獗之势 ,就必须从整饬法纪着手,对那些失职渎职的官吏,坚决予以惩治制裁:“若不重为议处 ,恐故套牢不可破,官以蒙蔽为当然,而盗 以劫掠为当然,将使 良民皆化为盗,脱有揭竿而呼者 ,又将何以处也?合无将曾知经革职为民,方 良曙降俸一级 ,戴罪管事,其抚按官姑行戒饬,以后另议为条格。”
四是严惩贪酷,反对苛暴。嘉 、隆之际,法制败坏的重要表现之一是贪酷之风盛行。“酷吏鞫狱,无中生有,深文罗织 ,钉人人罪” ,甚至杖死无辜人命。为了遏制贪酷之风,高拱要求执法官员“严断以用法”” ,既不能失出亦不能失入,不容许畸轻畸重,任意伸缩,“申饬有司官慎重刑名,毋辄轻入 ;恤刑官详审狱情 ,毋得轻出” 。他坚决反对残暴酷烈,非法暴刑。据《掌铨题稿》统计,高拱在执政期问,严惩贪酷官吏近百人。其中,既有知县 、知州、知府等地方官吏,也有尚书、侍郎、总督等军政大员。如,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知县谢万寿 ,性格刚暴 ,擅用暴刑,致死无辜苏仲仁等 12人。而当地的抚按官却认为,他初入仕途,在任 日浅 ,上疏要求从轻发落。高拱在批文中反驳道:“为照酷刑者为民,国有成例。今知县谢万寿淫刑以逞,打死人命数多,其酷甚矣。以酷而 留其官,是废朝廷之法 ;以酷而调其官,是残他处之民。若谓在任 日浅,情有可惜 ,则人命、国法顾不可惜与?” 最终将谢万寿革职为民。
在惩治贪酷的实践中,高拱认识到,贪酷相连,以酷济贪。贪是目的,酷是手段。因此对贪酷之官,必须从重惩处。如,刑部山西司郎中孙大霖职掌刑名,却执法犯法,受贿银 2000余两 ,并制造多起重大冤狱。高拱认为,“孙大霖立志粗鄙,行 已卑 污,鞫狱 纳贿 于西 曹,恤 刑 遗羞 于东省” 。后将孙大霖依照贪例,罢斥为民。又如,大理寺右寺丞孙丕扬,因接纳乡官王表的贿银 500余两 ,被礼科给事中程文具疏论劾。高拱在批文中指出:“孙丕扬黩货害人,咸有证据,则其心术已坏,行检已亏,即宜罢斥。但风宪官犯赃罪,有不 止于罢斥 者,必须 勘 明,乃可 尽法而服其心。” 最终孙丕扬被革职听勘。再如,隆庆五年(1571年)正月,高拱一次“下贪酷异常知府徐必进等二十五人,御史按问追赃” 。另外 ,两广总督刘焘,兵部左侍郎王之诰,提督操江都御史李邦珍,刑部右侍郎游居敬,辽东巡抚毛纲,南京兵部侍郎姜廷熙,应天巡抚陈道基,云南巡抚曹三唠等军政高官,都因或贪或酷,或贪酷兼具,均受到制裁惩治。
五是平反冤狱,注意慎刑。高拱主张明刑执法,慎于用狱 ,反对残暴酷烈的镇压手段,绝不能将苛暴残刻等同于重视法纪。“夫刑以诘奸戢乱 ,圣王之所慎也” 。基于这种认识,他一再要求司刑官员和巡按御史在审判案件中,不管是大案小案,应慎重刑罪,据实审判,尽量避免冤假错案。高拱言:“若中有事出风闻不的者,亦与辩理,以服其心,毋拘成案,致有亏枉。” 。‘‘抚按衙门以后凡遇听勘官员,务要秉公,作速查勘。固不可使漏网之得逃,亦不可使覆盆之徒苦,则法令平而人心服,治道其可兴也” 。这不仅说明高拱熟谙刑名,具有较高的法学素养,而且也说明他对冤假错案的高度防备和警惕,纠正不遗余力。他从“本之以公,行之以慎” 的原则出发,在万机待理之际,仍亲自参与问理刑名的实践 ,甚至重审一些已经奉旨判决,但随后发觉其为诬枉的重大案件,支持翻案,力纠错案。例如,高拱亲自主持并参与了隆庆四年(1570年)九月的朝审。朝审之前,他详阅案卷一个多月,然后会同三法司官员,在朝房逐件面究十余 日。朝审两天,他又亲 自执笔谳决,对 470起重犯“各令尽言,面查其情”,务求真实,最终审出冤案 139起。他在下野之后,追忆此事说:“予摄吏部时,审录重犯,盖详阅文卷者月余,乃集刑官于朝房,件件面究者又十余日。又奏请朝审,分为二 日,以尽其详。审时,各令尽言,面查其情,颇为尽心。是时,重犯凡四百七十起,乃审出冤狱一百三十九人。其余尚有情冤,而佐证未甚的者,不敢释也。因知司刑者亦甚草草。至今每一念及,犹甚哀矜焉。” 往年朝审,平反冤狱不过三四十人,而高拱在这次朝审中却审出冤狱 139人,平反之多,效率之高,是历年朝审所没有过的。高拱身为首辅又兼吏部尚书,在阁务 、部务繁忙之际,还亲自参与朝审,不惮阅视案卷之劳,面查狱犯之苦,这种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的精神,也是历任首辅所少见的。
标签:中国哲学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