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学化学演示实验的艺术性

2012-09-24

【编者按】:化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化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化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能在实验上下点功夫,提高实验的艺术性,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这门学科是大有裨益的。同样一个实验,不同教师的演示,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所以,精心安排实验的内容,巧妙布局实验的形式,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能起良好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的观察和综合,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现象是多方面的,关于演示实验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准确鲜明,整洁美观

所谓准确鲜明,是指实验内容要准确揭露化学反应的本质,不能违反科学性原则。也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实验现象要鲜明清晰,一目了然。使人一看就有一种愉快、舒服的感觉。

还有些实验现象,貌似成功,其实不然。如做铝热剂实脸时,一定要在反应后能得到熔融的铁珠.并经鎯头敲打和磁铁吸引。让学生都看得清清楚楚,才能证明确实有铁生成,绝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光耀夺目,火花四溅的热闹场面上,而忽略了揭露反应本质的准确性。事实上,有时虽然火花四溅;但未熔成铁珠,这个实脸是不成功的,或者说,只是鲜明,并不准确。

同一内容的实验,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时,其准确性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统编教材中出现了三次实验:

1.初中讲氢氧化纳性质时,为了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钠,实验的准确性是要学生观察到真正的氯化钠晶休,所以要用浓盐酸和浓氢氧化钠溶液。

2.高一讲中和热时,测定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中和热,实验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体系温度的变化。

3.高二讲中和滴定时,是用已知当量浓度的盐酸去测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实脸的准确性是滴定终点的观察和酸碱溶液的体积数。

所谓整洁美观,是指实验装置和讲台布置都应该整洁而美观,有些教师演示实验时,装置临时拼凑,桌上乱七八糟,这不仅分散学生注意力,也使学生产生一种不严肃的感觉。例如仪器大小不相称。导管长短不协调,装置布局不合理。桌面堆放不整齐,所有这些都会使学生失去美的感觉,因此,要求教师在装置仪器时,应该注意上述间题,即使是弯曲一根玻璃管,也应该仔细认真。

二、装置醒目,重点突出

所谓装置醒目,首先要使实验装置能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要使装置显着,还应在演示实验时,除了本实验需要的仪器外,其他物品。一律不要放在讲台上,这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仪器大小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选用不当,亦将降低效果。例如氨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储氮的园底烧瓶。宜用500毫升的,如果太小,后排的学生就不易看清楚。

对于一些装置复杂的实验,更应该重点突出,一方面应该把主要观察的部分放在显薯的位置。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睑装置比较复杂,而这个实脸的重点是观察氧化铁的还原和右灰水的浑独。因此对于一氧化碳的储气装置以及燃烧剩余一氧化碳的装置等,就不不要摆在显着的位置。另一方面还要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样才能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如上例应该指明观察由赤色氧化铁变成黑色铁粉,井能被磁铁吸引,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先变浑油后又澄清。

同一个实验内容,在不同的实验布局中说明不同的问题,因此,其突出重点亦有所不同。例如镁带燃烧的实验在教材中出现过四次,但每次说明间题的重点不同,教师就应该根据教学目的不同而加以突出:

1.初中开始学习化学时,教材安排镁带燃烧的实验,是说明什么叫化学变化,因此只要求学生看清楚镁带是银自色的条状物,燃烧之后变成了自色粉末,所以镁带和氧化镁粉末的重点一定要加以突出。

2.初中讲氯气和氢气混和见光爆炸时,用镁带燃烧作强光源,在这儿镁带燃烧不是重点,因此不必要求举生观察镁带和生成的氧化镁了,而是要突出氯气和氢气混和后见光爆炸的现象。

3.高一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演示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燃烧的实验。此时的重点是要观察镁在二氧化碳气体申不会熄灭,而能继续燃烧,并观察黑点(C)和白点(Mg0)。

4.高二讲铝热剂时,燃烧镁带是为了引燃铝热剂,这个实验的重点是戏察铁的生成和熔化,而不是镁带然烧。

三、操作规范,速度适中

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并重视其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注意操作正确,合乎规范,使人无可指摘,起到示范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而且事前要作充分的准备,绝不允许做实验时缺这少那,致使课堂气氛松懈,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教师操作不当或错误,对学生的影响极大,特别是一些细小的操作,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这也是不对的,有时就是这些错误的操作会导致实验的失败,或者酿成大事故。

例如,有些教师喜欢手拿试管加热,这是极不好的习惯,教材明明写道:“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必须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所以,教师一定要使用试管夹,而且,对于试管夹夹住试管的位置,手握试管夹的位置,试管倾斜度,试管的移动,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人等操作,都要合乎规范地进行。

又例如使用滴管时,手拿滴管应该管口向下,学生实验时常犯的错误是管口向上,因为他们担心液滴下落,殊不知只要不压胶头,液滴是不会下落的。如果管口向上,管中溶液全部下落到胶头中去,结果沾污了胶头内部,洗涤咸比较困难了。其次,对于一些灵敏试剂,如硝酸银溶液,硫氰化钾溶液等专用滴瓶,滴加试液时滴管口应离开试管口,更不允许接触试管壁,试管应保持垂直。所有这些操作,都应该合乎规范,且有轻巧的熟练动作,才能起到示范作用,否则会使人感到生疏、慌乱和笨拙。

所谓速度适中,是指实验速度要控制得不能太快或太慢。太快,有些同学没有看清楚;太慢,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久,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两种溶液反应,教师还没有等学生看清楚就把两种溶液混和在一起了,这显然是太快了。又如电解食盐水的实验有时太慢,我就采取增大电极面积和缩短两极距离的办法来解决。总之,对于实验操作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教师都要掌握主动权。

四、巧妙安排,富有兴趣

统编教材初中课本中,安排了一个干操氢气吹肥皂泡的实验,肥皂泡在空气中迅速上升,学生已很感兴趣,如果将上升的肥皂饱用

火点燃,学生更会高兴。这个实验既说明氢气的性质,又符合青少年的爱好和兴趣,我认为是安排得很好的,类似这样的实验,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把实验安排得巧妙一些,使学生看过实验之后,科于思索和回味,然后得出结论。这样久而久之,就能逐渐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建立感情,发生兴趣,特别是对刚学化学的学生,这点是很重要的。

如讲硝酸盐的不稳定性时,教材安排了加热硝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实验,这个实验用带有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现象不很明显,如改成待硝酸钾熔化后,见液体中有少量气袍出现时,立即投入一小块燃着的木炭,则见试管中木炭剧烈燃烧,由于燃烧时放出气体,故灼热木炭在试管中跳动,很为动人,再用药匙少量多次地向试管中撒入硫粉,则嫩烧可达白热、化,硬质试管可以熔融,颇为壮观。

五、幻灯投影,加强效果

过去有些实验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必须走下讲台,绕场一周,送到学生面前去看,有些实验装置比较复杂,那只有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面来看,这样既影响课堂秩序,又浪费教学时间,现在利用幻灯投影,有一些实验是可以改进了。

如讲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时,教材安排了用注射器演示管内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和气体颜色的变化,由于颜色不深,后几排学生很难看清楚颇色的变化。我改用幻灯侧射投影放大到银幕上,同时用一标准色管对照,能使全班学生都看清楚颜色的变化。

又如演示铜氨法制造人造纤维时,抽丝部分的实验,学生看不到,过去只有等、抽丝完后,再用玻璃棒挑起来给学生看,后面学生也看不清楚。现在我改用l00升反应糟1:5硫酸溶液,然后用注射器向硫酸溶液中射出纤维素铜氨溶掖,让一位同学用镊子夹住丝头,不断旋转抽丝,整个过程通过幻灯投影放大到银幕上,一根细长的丝源源不断地从针孔吐出,可以长达数分钟之久,清晰可见,效果很好。

精品学习网 医药卫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