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一、取材于生活,使学生乐于接受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也体现于、作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联系到这些数学实际,抽象的数学就具体化了,会使人兴趣盎然,数学不再枯燥和难学了。
1、从整体的编排看:每章前都精心设计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序言,每个序言中都提出了一个有很强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在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序言是“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会找到许许多多图形,它们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下面的照片是城市一角的街景,你能从中发现哪熟悉的图形?‘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建筑物时,看到的图形一样吗?”密切联系了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所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削减了无实用价值的内容。如在第七册增加了《可能性》、《有趣的七巧板》、《从不方向看》大众化的数学知识。
2、从细微处看:每个概念、法则、公式的引入也都是从生活中的事物或活动中来,如《认识更大的数》,让学生先进行小组活动从而确立大数的概念;教材中的习题更多的是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减少了一些纯粹的计算和证明;一些课题的表述更生活化,如《月球上有水吗》、《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转盘游戏》等,“读一读”中出现了更多生活中的问题,如《使用电脑时怎样判断自己的坐姿是否正确》、《“瞎转圈”的道理》等。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为人类服务的。
二、符合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需要
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有学者将人文素养概括为四种情结和能力:
一是具有“交流”的情结和能力;
二是具有“继承”和“超越”的情结和能力,具体体现为对历史和传统的继承和超越;
三是具有“批评”的情结和能力;
四是具有“创新”的情结和能力。新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给学生提供了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教材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之上,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如"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去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描述概念、总结学习内容等。章后的回顾与思考、总复习也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以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去梳理所学的知识、建立符合个体认知特点的知识结构。
新教材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且重视给学生合作的空间。如:《转盘游戏》设计了分小组进行的游戏,游戏结束后,根据“问题串”在组内进行‘议一议’。像这样,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习方式更为重要,新教材增加了自主的、探索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
2、给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因疑而问,因问而开悟。”“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在新教材中,总会给学生提供一幅图,让学生发挥想像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情境,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寻找数学问题。质疑的提问不同于“定向回答”的设问,问题不是预先定向的,而是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发现”的。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为我们设计了许许多多这方面的问题,如试一试、练一练中的“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等,这为同学们质疑问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学习和体验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联系生活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这并不是我们数学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从而体验数学的意义与价值。为此,新教材中突出地编排了调查报告、实地测查等实践内容,以及每学期安排一次研究性学习,像“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这一内容是全新的,又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习题有许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题目,如在总复习中有一道环保的题目“有资料表明,一粒废旧的纽扣电池大约会污染60万升的水,如果你们学校的每个同学都丢弃一粒纽扣电池,大约会污染多少升水?”
新教材就是在每一个小小的环节中,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学习
3、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新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的丰富多彩,信息呈现多样化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唯一等。在教材中,很多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回答问题,鼓励学生想一些新奇的答案,在无形中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书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而直觉思维是创造的种子。另外这套新教材有许多内容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设置了广阔的空间。在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题:用圆和你所熟悉的图形拼一个漂亮的图案。
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不是一个模式制造出来的工业产品。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新教材中复习题分A、B、C组进行编排,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课本中引入知识的问题串的问题都是分层次的。教材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同时,也为有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读一读"栏目提供了包括有关数学史料或背景知识的介绍、有趣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有关数学知识延伸的介绍等,给这些学生以更多了解数学、研究数学的机会。教材中的习题分为两类:"练一练"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以熟悉与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或加深对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属于基本要求;"试一试"则仅仅面向有特殊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以进一步理解和研究有关知识与方法,属于高要求,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去完成它们。
2、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依据螺旋上升的原则
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思想呈逐级递进、螺旋上升。对数的学习,由小学的正数,初一的有理数,再到无理数和实数不是集中学完,而是分几个阶段。对平面图形的学习也是如此,从线到三角形再到四边形、圆。重要的思想方法如:符号感、函数思想、统计意识、推理和证明意识、空间观念等,也是层层渗透,逐步提高。
新教材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观点出发,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安排和设计课程,从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角度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了编排,从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设计,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教材从“做一做”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获得感知上的认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想一想”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与思维的能力;从“猜一猜”中,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大胆设想、研究质疑的精神;从“议一议”中营造学生的交流合作气氛,发展了学生的情商。每一课新知识导入时创设的情境,丰富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下一篇:数学课中的几何入门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