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数学课堂设问要注重实效性

2013-01-31

【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数学课堂往往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课堂上有效的设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教师的课堂设问要讲求一定的方法。

一、要紧扣设问的核心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经常看到以下几种设问方式:

1. 问题设计过于简单。例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等。往往教师设问后,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这类问题,没有思考价值,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不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2. 提问毫无无目的性。上课时,有的教师不管教学目标,也不分主次和重难点,随心所欲地提问。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而且还会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

数学课堂上的设问必须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展开。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备问题的设计,要仔细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何时设问”、“何处设问”、“如何设问”、“如何释疑”。确保问题能够抓住要害,问到点子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利地开展,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流畅。

二、要选准设问的角度

有人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的提出问题,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我们在学校中听一位教师讲课,有这样一个题目: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设问时,必须研究学生的困惑、难点在哪里。学生从哪个角度来思考更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的设置有最佳的角度和切入点,问题更有启发性,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十分自然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问题的解决,提高课堂效率。

三、要注意设问的层次性

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层次和水平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设问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问题的设置应该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这样一节课,课堂上教师独具匠心地这样设问:

1.某商品销售的利润为72 元,进价为120 元,则售价为元。

2.某商品进价为100元,售价120元。利润率为。

教师接着问:从以上两题中可以看出“进价、利润、售价”和“利润、进价、利润率”各有什么关系,学生弄清后,接着设问:

3.一件商品进价为50 元,商家欲获得20%的利润,则此商品售价应为元。

4.某商店在一段时间内,以每件60 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出这两件衣服以后,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还是不亏不盈?

教师接着总结,对于盈亏问题,关键抓住“进价、利润、售价”和“利润、进价、利润率”的关系展开分析,下面看综合性问题:

5.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价500元,商店老板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的利润进行定价,而将乙服装按40%的利润进行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的要求,对两件衣服都按九折出售,这样商家共获得了157元的利润,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价各是多少?

这节课中教师能够抓住“进价+ 利润= 售价”和“利润÷进价= 利润率”这一根主线,串联一系列的题目,让这类题目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设问的层次性方面也颇有讲究。注意了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试想一下,如果直接给出第四题,就显得很唐突。学生必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也会觉得难度较大。所以,这里面设计第一、二、三题,可以说是一些辅垫性的问题,搭“桥”铺“路”,帮助学生起跳,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直至完全理解掌握。

四、要抓住设问的时机

设问的时机也很关键。当学生正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当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的时候;当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当学生心情振奋,学习热情高涨的时候;当讲到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的时候;当讲到知识的规律处的时候;当讲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处时,都可以及时质疑发问,可牵一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是动态的过程,教学对象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个个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个性心理特征。学习素材有自身固有的规律,有相应的逻辑关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多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因素,课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巧妙地设问,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