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优化数学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13-02-01

【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 要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本文以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形式和内容优化具有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存在着与课程教学计划不相协调,内容未考虑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内容形式的优化和三方的互动来提高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同时要考虑数学课后作业的实践性意义,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探索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有利于数学课程的优化,培养学生的课程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数学作业 作业优化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2-0010-02

小学学生的数学作业作为数学课堂知识的重要补充,在学生学习及知识温习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业形式的多样和作业结构的优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作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学生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作业在整个学校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对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对之前课堂知识的重要补充。课后作业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时赋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更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在做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给予了学生进行资料收集和资料查询的时间,能让学生更好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其次是对课堂知识的温习和强化。数学知识主要是对数学逻辑的训练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数学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数学作业的实际要求进行相关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课堂之外相关知识的补充和深入。当然数学作业也有部分具体的数学公式需要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也要通过数学练习等方式进行强化记忆。

再次是优化学生的数学作业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数学课程与其它大量记忆类课程不同,需要进行逻辑性训练。因此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作业重复行为,优化作业的内容,通过与课程的内容相协调来优化数学课程的作业。这有利于课程结构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作业布置的现状

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起步不久,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并未进行彻底的变革,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保留着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例如作业的布置问题,并未考虑到新时期的新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

一是数学课程作业相对独立,并未与课程教学相衔接。在对5个班级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80%的时间,而有20%的时间需要进行课后作业来进行补充。但是在数学作业布置过程中由于未考虑整个课程体系,并未将部分课程内容在数学课后作业中得到体现,使得课后的数学作业与传统的语文作业等其他作业一样只是对于课程知识点的简单重复,而忽视了课后作业中相应知识点的温习和预习工作。

二是课后的数学作业缺乏学生的实地调查等内容。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非简单知识点的重复。在数学作业的实际布置过程中老师往往贪图简单,不对布置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分配,忽视了数学作业的实际运用和实际动手能力,往往一味的强调数学公式的记忆和部分难题的解答,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进行实践性作业的布置有其相当的难度,但是如果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数学作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缺乏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内容。我国的小学教育还是讲求大众的、统一的教育模式,其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成绩,往往忽视个体在整个大众教育共性中的个性问题。个性化的教育往往被扣上了高成本投入的标签,让许多人敬而远之。对于课堂之后的数学作业就更不用讲,学生的个性特征往往被统一的共性给忽视。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施展,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导致学生创造力下降,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缺乏相应的钻研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优化数学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有必要重新思考优化现有的课后作业形式和内容,尤其是对数学作业形式的优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是对课后的数学作业进行内容的优化。这就要考虑到数学课程整体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对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将部分适合学生课后学习的内容进行分离,将其作为课后作业的内容。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易布置过难的数学作业,以免事倍功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宜过多地布置重复性的作业,要考虑整个作业内容的训练目的和训练标准。作业的内容应新鲜、有趣,要激发学生作业的热情,仅靠作业的外在形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丰富的作业内容,紧紧抓住并留住“那份美妙的情感体验”,转变理念,推陈出新。这主要体现在:

1.作业的内容应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

2.作业的内容要具备开放性,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开放性作业对学生来说既有挑战性,又能激励学生乐于学习,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最大乐趣,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

3.作业的内容要强调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让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还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

其次是对课后的数学作业形式的优化。以往的数学课后作业,采取的是简单地对数学逻辑的演算和重复性的公式强化型记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根据小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作业形式的多元化转变,例如在游戏中做作业、在绘画中做作业。如在学完《平面图形的认识》《圆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之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然后进行展览。这样的作业,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激活了思维。也可以通过调查、上网查询等方式进行作业,在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同时也有效地完成了作业。如教学“时间”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以下课外作业:

A、你平时在家锻炼身体吗?请你选择一项活动,具体做一做,记录一分钟内活动(拍球、跳绳、跑步或者写字、阅读、口算等)的次数。

B、了解一下,你们家庭成员在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

C、查阅有关数学资料,了解其他人在一分钟内都能做哪些事情。

在这样的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街头、商店、超市、银行、公司……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在作业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基础上要考虑到个性作业的布置,其有利于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更多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群体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编排时由易及难,层层推进,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学困生可做基础性、模仿性的作业,让这些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中等水平的学生做基础性及综合运用作业,打好基础,综合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有余力、思维活跃的学生,可做拓展型、探究型、开放型作业,把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带有思考性、创造性的作业,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

再次是需要多方来共同完成作业。课后作业需要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参与。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例如QQ、微博,翼校通、电话等形式在课后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辅导交流,共同参与学生的课后作业,有利于学生作业的独立完成,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个体与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也需要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更好地了解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数学课后作业的几点思考[J].科学教育,2010,(4)。

[2]盛小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设计小学生数学作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3)。

[3]贾贞。浅谈数学课后练习的功能及处理[J].长江水利教育,1997,(4)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