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加强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2013-02-01

【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设置的启发点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数学知识的疑难点,激发学生心中的疑问,将学生领进思维的岔道口,促使他们在疑惑中思考。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从而在解决疑惑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兴趣是学生探究事物奥秘的心智系统,是促发学生思维开展的有效动力,更是保持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条件。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自然会将全身的注意力集中在所学的知识点上。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紧张而积极的状态,教师对于学生的思维引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生治病讲究对症下药,教师的课堂引导,尤其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更要实现启发点的优化。首先,教师要切准学生思考的基点。数学学科知识呈现出过渡性和衔接性的特点,一环套这一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知识的基本特点以及新旧知识彼此之间的有效联系,使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有效迈进。这样的彼此联系,已成为学生思维成长的有效落脚点,教师只有扣住这一思维的落脚点,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在知识的进展中得到有效释放与施展。例如在新授课中的复习导入环节,教师要精心设置启发点,既要通过复习旧知识夯实已经习得的价值体系,更要在复习中为学生思维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从而顺利地向新知识过渡。其次,教师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发展态势,在这种联系的地方设置能促发学生思维的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有层次,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并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能引领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浸润下,自我探究,掌握规律。接着,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跳出圈子,从整体上感受知识不断迈进的过程,如在教学“6 的乘法口诀”时,笔者利用学生之间的互动,互相说带有“6 的乘法口诀”的内容。有人说:小明家有6 口人,小刚家也有6 口人,一共12口人,因为6×2=12。也有人说:教室里有4 个小组,每组有6 张桌子,一共有24 张桌子,因为4×6=24。学生将思维的空间拓展到生活实际中,从生活中搜集资料,经过思维锤炼,形成了实际性的操作问题,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学生的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禁锢在一点里徘徊不前。教师要利用各种知识训练点从多方位、多层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发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来思考,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熟练地掌握技能。

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的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必须富于变化,具备灵活跳动的启发特点,才能将书本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融合。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些并不能与教材知识完全契合,这就需要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中将自我思维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便于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断匹配。这一不断突进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接近的过程。至此,学生面临到实际问题的时候,积极思维就会在灵活机动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圆柱体面积”这一知识点时,学生不难得出圆柱体面积= 两个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但在生活实际中,很多圆柱体并不是完全符合使用这一公认的方式,例如玻璃杯、水桶等,由于其上部没有封盖,求出这些圆柱体的面积就需要学生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才能与生活问题无限匹配。这种意识的形成过程必须由教师不断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在生活与知识点之间形成必要的有机链接,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展示。

三、运用启发式教学,全面实施分层教学

数学教学强调启发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很多教师都容易犯矫枉过正的毛病,误以为将学生的思维越往深处引领就越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深度和难度并非提升思维能力的唯一屏障,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置促发学生思考的启发点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防止出现过于简单而无法挑起学生思维动力的情况,更要防止由于难度过大而挫伤学生思维兴趣的情况。

紧密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并非是一句空话,这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全班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层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一刀切,的确能使大部分同学获得思维的成长,但是还有部分同学会因为思维程度的不同而成为无所事事的人群。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树立分层教学的意识,在各种不同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从而促使他们的思维在每一节课中形成向上生长的态势。

在数学课堂中,高效的方法能赋予学生思维以更好的发展。但是无论教师的方法多么高妙,作为教师都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才是实施思维元素的生命的理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意识的激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关论文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