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数学探究式教学方略

2013-02-04

【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预习先行,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用问题引领,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通过合作互助,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兴趣意识方法能力

数学探究式教学已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践行。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呢?

一、 展示魅力,激发探究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关键要让他们领略数学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这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 从生活入手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展开教学,并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巨大价值。比如,分式教学的导入环节,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提问:(1) 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2) “中秋节”一般会吃什么?(3) 要把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吃,每个人可以分多少?(4) 如果要分n份,你会怎么分?中秋节是学生每年都会过的重要节日,非常熟悉;分月饼的事情绝大部分学生也都做过,大脑中可以很快呈现出形象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活跃开了,在不知不觉中学完了课本中的知识。

(二) 在活动中发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数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比如,学习“轴对称”的概念时,可要求学生完成下列操作:(1) 在白纸上滴少许墨水,并将其涂成自己感兴趣的线条或简单图形(注意速度要快,不能让墨水发干)。(2) 沿着距离墨迹3~5cm的一条直线将白纸折叠并压平,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3) 展开白纸,观察折痕两侧的图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它们有何特征?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能从直观感觉上了解轴对称的概念,而且还能将轴对称的本质特征和性质都找出来。这样习得的知识记忆深刻、不易遗忘,而且,通过动手,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思考、探究。

(三) 用情感触动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相关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对其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毫无兴趣。教师除了要具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外,更要以积极的情感,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用热情的话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激发探究的内动力,引导他们展开联想、理性推断,见人之所未见,获人之所未知。

二、 预习先行,培养探究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预习,放手让学生质疑(对书本质疑、对数学公式质疑、对课题质疑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比如,学习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a+b)(m+n)=am+an+bm+bn”时,可要求学生按以下步骤进行预习:(1) 画出四条长短不一的线段a、b、m、n。(2) 画出四个长方形,使它们的长和宽分别是a和m,a和n,b和m,b和n,剪下这些长方形纸片,并分别将它们的长、宽和面积写在纸片上。(3) 你能将剪下的四个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吗?请试一试。(4) 想一想: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什么?请用含a、b、m、n的代数式将大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都表示出来。(5) 同组的四名同学比较:你们拼出的图形都一样吗?大长方形的面积有几种表示方法?通过讨论,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由于拼图方法不唯一但结果却是相同的,以此引发学生质疑。学生经过比较讨论后,很快能达成共识:只要合理分类,就能“殊途同归”。

三、 问题引领,指导探究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明确方向。比如,教学“点的坐标”,我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 在坐标纸上画出一些简单的直线型图案:如房屋、飞机、圣诞树等。(2) 指出各顶点的坐标,并将坐标记在纸上。(3) 让同桌按你的坐标先描点,再依次连线。(4) 比较两人所画图形是否相同。坐标的概念比较抽象,对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通过画简图,学生顺利地理解了坐标,较好地巩固了“写出点的坐标”和“根据点的坐标描点”的方法与技巧。

四、 合作互助,发展探究的能力

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更好地开发潜能、张扬个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更加宽广的空间。比如,教学“比例尺”时,教师事先准备好大小不同的两幅中国地图,要求学生观察,然后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在合作互助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较好地锻炼了听、说能力,并在互相的取长补短中,思考不断向纵深拓展。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