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感动伴我成长

2013-03-07

【编者按】:数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数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数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我是长沙市芙蓉区燕山小学教师张新蔚,回首十年的从教之路,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生活的平凡赋予我平淡的经历,而平淡中的种种感动,却时时刻刻,而又实实在在的激励着我前行。正是这种种感动激励了我、培养了我、塑造了我,使我不断成长。

成长是我们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成长是什么?广义的讲,成长意味着一个人人格力量的不断提升与壮大,具体到教师,我认为成长则意味着教师自身健全人格的不断完善。成长需要动力,可以是来自外在的动力,更需要内在的动力----一种激励思考和改变自我的动力。我认为,成长的动力之源就是学习。

俗话说:为了给学生一杯有价值的水,自己要努力开凿“一眼泉”。

我会说,如果你是一名教师,请记住两条:应该对你工作的环境心存感激,因为是它造就了你或即将造就你;同时,永远不要无视属于你的思考的权利,永远不要放弃属于你的行动的机会!我们不仅要利用环境,把握机遇,而且更要战胜自我,超越别人。我们要坚持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一、 向同行学习。

教师劳动具有很强的个体性,走进课堂,一般都是一位教师在上课。但是,教师又是一个群体。要真正产生高效益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依靠集体的智慧。同事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支持,就会时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和灵感。大量的实践证明,每一个取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教师,一定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相互激励、相互帮助的集体当中。我开始工作的单位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而当时的我只具有大专毕业的学历。可以说,这既是当时工作的需要,更是给自己提供了继续发展的机会。正是当年那些可敬的同事们给我提供了最难得的帮助。刚刚走上讲台的头几年,几乎每一个课余空间,我都是和同学科的教师,也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一起,常常是我问他答,从学科基本知识到学习方法,从教育教学理论到课堂教学经验,从师生交往到个人生活等等,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学校给年轻教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条件,还举办了拜师会,给我们找了优秀的教师做师傅,指导我们,帮助我们进步。我的师傅是芙蓉区经验丰富的刘润玉老师,他坚持每周和我一起讨论教育教学方法,还经常互相听评课,找出优点,分析不足,使我在课堂上很快成熟起来。

二、向学生学习。

学生,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都是更加年轻的生命群体、生命个体。“人之初,性本善”,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更加纯真的天性、善性和灵性,而这些,正是我们在成年的道路上逐渐磨损的东西!

教育中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片段,恰恰是这些小小的片段凝固成永恒的感动。在教学了《乘法口诀》后为了使孩子的口诀熟练,我开展了一次计算比赛。我们班有个做题总比别人慢几拍的孩子也报名参加了,下课看到我时他十分兴奋,我拉过他的手说:“好好比,比完老师给你奖励!”。他问:“老师,你奖励我什么呢?”“随你选!”“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边说边侧过脸来用一双纯真的大眼睛望着我。一下子,我楞在那里。他见我好一会儿没说话,有些不知所措,轻轻地问了一句:“张老师,如果我比了最后一名呢?你还会抱我么?”说完,用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我。我连忙蹲下身子,看着他坚定地说:“比最后一名我也会抱着你!”因为我知道,这对一个智力尚未开发的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挑战!这会儿他如释重负地笑了。结果,他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后来他对我说:“张老师,你知道么,我每天在家背口诀,还要爸爸报题目做,我有几次都不想做了想睡觉,可我告诉自己不行,因为我多么想让你抱抱我!”望着他满是涨得通红的小脸,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我从来没有想过,老师一个平凡的拥抱会如此打动孩子的心灵。

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弟子不必不如师”。成功教师的经验启示我们,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一定要虚心向学生学习。相互欣赏的师生关系,一定能带来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三、向名家、书本学习。

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如果我们想知道人能长多高,那么很明显,应该挑选一些长的最高的人,对他们进行研究。如果我们想弄清人能跑多快,测量一般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是没有用的,观察那些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看看他们能达到什么样的速度,这就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我们想了解人类精神境界、价值和道德进步等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那么,通过研究那些最具有道德、伦理品质的人或者圣洁的人,便会得到关于这些问题的大部分答案。”

我想,多看书,研究名师的心路历程,得到借鉴与启迪,使我们作教师的都能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那么,我们的教师都可以成长为名师。

四、向实践学习。

成就自我的每一天,让反思成为习惯。成长过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引发的思考;工作过程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带来哪些认识上的变化;前瞻性的反思,近期工作目标,未来发展规划,教育理想等等。如教学《24时记时法》一课,我第一次上的时候,我让学生感悟了一天有24个小时,还用钟面演示给孩子们看。其实学生开始就提出了晚上8点就是20点,也说清楚了自己的想法。在课后我仔细的想,学生已经有了一天是24小时的生活经验,那么还让学生去感悟一天24小时就是重复的机械的知识,我修改了教案,直接问孩子你怎么知道晚上8点就是20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相法:可以数出来,也可以直接加12。向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并让他们运用多种方法来比较,从而自己获取知识。

新课程的教学压力比以前大了,这种压力并不是知识本身的,而是涉及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我们从观念、策略到具体的方式、方法都发生变化。我们不仅考虑怎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而且还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我们意识到自身的职业角色正发生变化,正由“教”转向“导”。我们清楚的知道,新课程更强调教师去指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我由于以往的定势,有时也觉得无所适从,但我正在努力地去做。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我的学生主体意识加强了;知识面拓宽了;学习意志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丰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师生关系无比融洽。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种感动它时时刻刻,而又实实在在的激励我、培养我、塑造我,使我不断成长。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