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
所在位置:主页 > 智慧城市 > 新加坡如何摆脱“圈层型”扩张梦魇?

新加坡如何摆脱“圈层型”扩张梦魇?

发布时间:2022-08-20 12:00来源:www.51edu.com作者:畅畅

有时候,熟悉内容并不难,要熟悉的是一大堆专有名词,这些名词让很多政策脱离群众基础。

什么是圈层结构理论呢?就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经济带,很好理解,就是有一个市中心,然后向外扩张,一层一层,一环一环,如北京,就是典型的圈层结构城市。比如当你形容北京房价的时候,有句话:年入百万,五环以外想买哪儿买哪儿,五环以内想埋哪儿埋哪儿。比如前几年热门的《五环之歌》。幽默的老百姓早已将环这个概念基本概括了圈层型城市。圈层型城市并没有什么褒贬,这是一种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发展模式。其特点就是中心化。

题主说新加坡是如何摆脱“圈层型”,其实核心的就是说新加坡如何城市去中心化。更加普遍的你可以延伸到,日本东京如何去中心化,纽约和伦敦如何去中心化。实际上去中心化如今公认的就是TOD模式,也就是交通引导的城市建设。这个更加好理解,就是城市没有中心,或者说到处都是城市中心地带,然后各种分布的城市次中心点连接在公共交通上面,轨道交通包括轻轨和地铁。然后地铁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是市中心。从而一定程度上分散交通拥堵,并且减少私家车上路行驶。所有人在城市任何区域10分钟步行到达一个站点,然后可以通过轨道交通到达城市任何一个角落。

不仅仅是新加坡,还有东京。我们来看看东京和新加坡的地铁图,我们就能够一目了然。

上图一张是新加坡,一张是东京,你发现没有?实际上你看上去新加坡的交通更加清晰简单,为何会如此呢?那就是因为东京在TOD主导城市去中心化并不成功,因为一个城市你先走城市中心化路线,然后再不停扩张,再去修补想要回归到TOD模式,难度是很大的。所以东京虽然变为大东京都商圈城市群,人口依然集中在中心城市区。然后日本力主发展地铁交通,增加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提高家用轿车的用车成本。逐步压缩,最后,的确有一些效果。那就是城市中心区堵车有所缓解。但是同样依然有问题,中心区人口依然过多,地铁依然拥挤,塞不下还要往里装的经典画面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我们要说个什么问题呢?去中心化这条路不好走,新加坡人口564万,面积719平方公里,而东京都2188平方公里,都市圈13400平方公里,东京都1350万人口,东京都市圈大约3700万人口左右。我们仅仅东京都和新加坡比较,我们发现新加坡人口密度更高,但是新加坡进行TOD模式更早,早到新加坡私家车普及之前,通过城市公共交通车辆的安排和媒体宣传,推广了公共交通出行的习惯。继而新加坡提早规划,最重要的是新加坡的蛙跳战略。就比如A地方有一个城市小中心,然后中间隔开一定距离,再去建设一个小中心,中间隔开绿化带和原始的生态环境,充分保护绿化。这样人口就被多个中心给吸纳,进而中心之间用便利的公共交通连接。(新加坡特有的公屋体系发挥了作用,政府提供高容积率的住宅,解决住房的同时,也让人口分布更加分散)

然而东京是做不到这一点。东京去中心化这么多年,人口依然集中在市中心,偏远一点的地方,虽然交通延伸到了那里,虽然也很便捷,但是人口依然稀少。也就是说,东京的去中心化并不成功。

TOD模式,起源于美国,原因就是美国地广人稀。其城市去中心化,有多个区域组成,类似于我们的城市区块,美国的一个区块基本上算是一个城市。不过你也要看到美国地广人稀,人口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土地面积却和我们差不多,更加要命的是,美国大平原广袤。相对来说我们很多城市区域过于狭窄,城市外延扩张能力薄弱。这就是问题和不同。同样的,新加坡能够模仿美国的TOD模式,也是因为新加坡常年的规划就是向全境疏散人口,其中关键是,政府主导的公屋建设使得人口不是传统模式聚集,而是规划模式聚集。

TOD模式的关键:1要么没有中心,地广人稀,适合分散。2要么政府规划,提供公屋,人为调整和均衡。

共同部分是都要发展轨道交通,要线路网丰富到能够运送足够的人口从城市的一边到另一边。

实际上没有太多必要的理念可以借鉴,各国情况不同。就北京而言,还是要发展地下交通,然后将城市中心的容量提高。北京中心区域有很多需要保护的古建筑,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OD模式的推开。毕竟有些事不能两全。所以,一方面继续完善地下,一方面向周边城市去修建疏散性质的卫星城市,通过地铁轨道交通便捷的链接,让城市距离更近。这并非一日之功,日久天长的积累。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手游排行榜
  • 手游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