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
所在位置:主页 > 医疗科技 > 刘积仁的投身教育

刘积仁的投身教育

发布时间:2022-09-06 12:00来源:www.51edu.com作者:畅畅

当人们都开始做外包的时候,刘积仁决定重返校园,投身教育领域。2000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成立,2001年东软又在广东南海、两年后在四川成都分别成立了软件学院,完成了全国的布局。到2012年,这3所学院已经拥有3万多名学生,除了满足东软自身的需要之外,还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软件人才。
表面上看,教育虽然被单列为东软的一大业务部门,但是短期内并不能给东软带来多少利润。而且,东软在教育上的投入力度非常之大:以大连信息学院为例,校园建筑面积多达35万平方米,30多个专职的外教,所有的楼都装有空调,90%的教室都有投影,校园内遍布的3万多个无线热点,所有这些条件即使与重点大学相比也毫不逊色。公司内部很多人对刘积仁的决定感到不解,甚至说他陷入了“校园情结”当中。
实际上早在1995年以前,刘积仁陪国家领导人到印度和爱尔兰考察了一圈之后,就已经对中国软件人才的缺乏有了很深的印象。当时为了保证人才的充足供应,东软就曾经采取与东北大学合作定制毕业生的方式。因此,他觉得教育是打通整个中国软件产业链的关键所在,如今软件外包行业出现的“人才荒”也证实了他当初的判断。在这里,艺术又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单个颜色好看或者不好看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整体的最终效果。而办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别人办教育就是为了教书育人,而刘积仁办教育的思路则有所不同――办教育本身虽然赚钱有限,但是如果和东软的业务核心软件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程度地提升东软的品牌,还能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刘积仁认为把学校看成是客户,是跟客户之间搭建的一个更好的桥梁。通过这种途径,刘积仁把教育作为东软搭建的一个平台,成为公司整个业务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此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与东软合作也都是看重了东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大能力。在他看来,搞教育是自己的理想,但现在也绝对是个商业意义上的重大的机会。数字医疗和教育这两块看似与软件不相关的东西,已经成为东软的两大新业务和未来的重要竞争力。2004年6月,东软就要迎来自己的15岁生日,这家曾经被人们说成不知道“我是谁”的公司,却极有可能成为第一家员工超万人的国内软件企业。他觉得今天的东软依旧不能做微软,但是至少可以向IBM学习,做一个SolutionProvider(解决方案提供商)。
2005年,由于与东软的解决方案定位冲突,刘积仁将6年前收购的财务软件公司金算盘出售。在刘积仁看来,做什么不做什么,抓什么机会放弃什么诱惑,在执著和投机之间,关键还是看自己的整体感。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手游排行榜
  • 手游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