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m
2013-11-28
【摘要】行政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使用的具有法定权威和规范格式的应用文。下面是精品学习网的小编整理的棚户区改造专题会上领导讲话稿,欢迎大家前来了解。
同志们:
今天,我和市生态委、棚改办、发改、财政、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的同志,到区金桥饭店和区村两个棚改项目地块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两个项目的规划建设理念和推进情况,专题研究棚户区城中村项目改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刚才,同志讲了很好的意见,市棚改办、、以及市直有关部门的同志,围绕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等,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里,结合大家的意见,我再强调几点:
一、充分认识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
城市中心区特别是、两个区,是全市经济、文化中 心,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由于中心城区建成时间长,房屋和人口密度大,产权构成情况复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任务相对较重。我们要站在全局 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重大意义,以更宽的视野、 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认识和推动这项工作。
(一)这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同志今年2月3日在包头主持召开棚改现场会时明确强调,棚改是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作为城市来说,不改变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低矮的棚户区这一面貌,就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于全面小康创建。我们既要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来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也要积极顺应广大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居住条件的呼声,通过对棚户区城中村集中进行改造,切实解决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问题。
(二)这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有效载体。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规划明确了市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并专门用一个章节的内容阐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建设,既要社会文明、经济富裕、公共安全,也要环境优美、资源承载能力足够、生活便利等。因此,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应有之义,是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现代化宜居城市的有效载体。
(三)这是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市要在2015年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满意度至关重要。市目前仍有85万人 口居住在棚户区城中村内,占全市人口总量的19%。2015年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对现有的棚户区城中村进行彻底改造,改善这一部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 环境,提升他们的满意度,实现全面小康。此外,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市保障性住房按总户数的20%计算,目标是20万户。其中,通过政策性保障性住房解 决10万户,通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解决10万户,争取让更多的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从这个意义来讲,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又是 我们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政治工程。
(四)这是推进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棚改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又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切实增加了投资、 拉动了内需。当前,市仍然处于“投资拉动型”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较重。投资上得快,经济就发展得快。今年全市要完成3000亿 元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中心城区的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投资占比达到21%。可以说,棚改项目的建设、投资直接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全市经济 发展总量和速度,所以必须快速度、强力度予以推进。
二、切实把握好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几项原则
(一)政府负责、群众参与、市场运 作。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主体是各区(市、县),必须由政府负责。各区(市、县)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宣讲实施棚 户区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支持棚户区改造。要按照市场化公平竞争的模式,充分尊重改造区域群众的意愿,调动民间资本参与改造的积 极性,吸引讲诚信、有实力、能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参与改造工作,形成多方参与、利益共享、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二)政府让利、企业微利、群众得利。政府在实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中,要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不以盈利为目的。要通过市场调节这只手,合理控制企业利润,坚决杜绝从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牟取暴利。重点是通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彻底改善原棚户区城中村落后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面貌,有效改善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等公共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空气质量,以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真正让“群众得利”。
(三)规划引领、部门协同、优质高效。要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充分发挥规划在项目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高标准、高起点做好规划编制和具体设计工作,确保项目建成后五十年至一百年不落后。要进一步强化市区联动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在组织领导、要素配套、政策叠加、队伍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三年内优质、高效完成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攻坚任务。
三、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程
今年我市要启动20个、共计150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城中村的建设,要加快已经开工的1560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的进度,任务非常艰巨。按照副 总理“打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的要求,要始终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作为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各区(市、县) 党政“一把手”的具体工程来抓。具体来说,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联动。要认真落实省委书记赵克志关于“疏老城、建新城”的要求,把二环四路城市带开发建设与中心区棚户区改造作为“疏 老城、建新城”的两大抓手,坚定不移地予以推进。要统筹好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的关系与平衡,即开发容量、配套设施、生态环境等综合规划指标可在区域之间、 老城与新区之间统筹平衡。如绿化、保障性住房等指标,在规划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可通过异地绿化、异地购买等措施予以解决,其他配套指标也可在辖区范围内实 现平衡。从当前市的实际来看,只有通过以新区的发展要素、功能配套来支撑旧城改造,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棚户区改造“推进难”的问题,实现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要效益、要出路、要品质的目标,实现农村城市化、村民居民化、就业社会化、管理社区化,实现“拆除一片旧村,建成一片新居,改善一方环境,催生一个产业”,推进旧城与新区同步发展。
(二)坚持方案挂牌。在市棚户区城改办的指导下,以区为单位,扎实、深入、超前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调查摸底等前期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和征收补偿安置等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对用地范围、功能定位、设施配套、建筑风 貌、规划指标、土地出让价格、征收补偿意向和费用、拆迁安置方案、资金保障措施以及其它附加条件逐一明确,作为土地挂牌的条件,从而提升项目成熟度,确保 项目快速有序推进。各区(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研究审定实施方案,确保各种要素和配套能够在全区实现综合平衡,做到“规划跟着方案走,方案服 从于规划”。
(三)坚持安置优先。征收补偿安置是推动项目落地建设的重要节点。各区(市、县)要始终坚持安置优先,根据辖区内棚户区改造任务,科学合理地布局安 置点,整合各种资源和要素,先期建设一批安置房,为大规模推进改造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要优先制定安置方案,广泛征求改造区域群众意见,确保广大群众事先 了解实施改造在居住改善、配套提升、环境优化等方面的预期实惠,保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利民惠民,让政府的手、市场的手与群众的手紧紧 握在一起,合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四)坚持政策推动。市、区各级各部门要聚集各种要素、叠加各种政策、穷尽一切力量,支持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建设。要把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性住房政策结 合起来,勤动脑筋、多想办法,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善于结合,在资金筹措多元化、资金利用市场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上找出路。要将改造项目市区两级所得土地 收益,用于项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民生项目建设,把政府让利落实到群众得利上。
(五)坚持快速推进。针对当前棚户区项目规划慢、建设慢等问题,要充分发挥市联席会制度的作用。由同志牵头,专题对涉及棚改项目的审批流程问题进行 研究、梳理。总的来说,棚改项目的审批环节必须从优、从简、从快。市直相关部门认真思考,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尽心竭力为棚 户区改造“减负增速”。原则上,项目确定开发地块后,由各区(市、县)负责在2个月内完成项目用地出让的附带实施方案编制工作,3个月内必须完成土地挂牌 出让工作,5个月内开工建设。市监察局要加大督办力度,坚决查处吃拿卡要和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等问题。棚户区改造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阳光操作,做到 公开、透明、公正,全方位接受政府、群众、舆论的监督,真正把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打造成阳光工程,做到让群众满意,社会认可,政府放心。同时,市督办督 查局要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纳入各区(市、县)年度目标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区(市、县)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此外,在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进程中,还要因地制宜,妥善处理好旧城改造与文物保护、周边环境的协调,合理布局教育、文化、医疗、社区公共服务等设 施建设,要在推进过程中与“五个一百工程”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布局好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特色和亮点,使之成为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民生工程!
本文就是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棚户区改造专题会上领导讲话稿,希望供您参考。
相关推荐:
标签:领导讲话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