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fuxh
2013-03-28
【编者寄语】精品学习网小升初频道,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有关“孩子快成为初中生 家长要做调整 ”的相关要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具体内容,如下述:
数学可准备个错题本
学语言用摘抄本卡片
问:新课标实施后,我们初一新生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答:孩子升入初中,身心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增强,但心智又不是很成熟。作为家长,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要转换角色,予以孩子更多的尊重和信任;二是要加强自身学习,为孩子提供科学有效的引导。
第一点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而言,尤其重要。很多家长角色定位没有来得及转变,还像小学阶段那样对待孩子,那么就可能出现两种结果,要么孩子习惯了溺爱,就始终“长不大”,始终把自己当个小孩;要么就是孩子开始疏远父母,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够尊重和信任,心灵之门对父母关闭,不愿意和父母交流。正确的做法是,父母不要包办,少些专断,要逐渐和孩子商量着处理事情,把孩子当成平等的交流对象。
至于第二点,家长加强自身学习,了解教育规律,了解孩子的成长需要,做一个会教育孩子的家长,道理上是很明白的,关键是要行动上做到。新生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要注意对孩子的每门功课进行限时监督,一定要帮孩子摒弃学习拖拉的坏习惯。
总之,不与青春期的孩子为敌,不放弃对孩子的帮助,是家长理性关爱孩子、作尽责的父母需要守住的底线。
课标调整,对家长而言主要是转变看待孩子的眼光。新课标主张从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评价学生,所以要重视孩子学习方法和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关注孩子学习中是否快乐,由只提要求向关心帮助孩子转变,就是说家长不要死盯着分数成绩,而是从多角度来评价自己的孩子。
问:孩子挺聪明,就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以前奖励这招还管点用,现在却越来越不灵了,他就要上初中了,怎么办呢?
答:学习动力往往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小学阶段的孩子的学习动力,一般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比如受表扬、争荣誉、得奖励等,也有的是为考个重点中学而努力。升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这些“手段”的效果会越来越弱。
新课标实施后,新课程教材内容范围广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数学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处处都可以用,而且能让学生感觉到时代的特点。因此,家长朋友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不妨也多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多给孩子编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或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来帮助孩子加强理解和分析。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理想,使之成为孩子学习的推动力。
娃儿不愿与父母交流?应该多欣赏少指责孩子
问:如何调整学习方法,才能适应初中学习呢?
答:其实所谓适应,就是进入一种正常的学习状态。孩子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处于积极主动有效的状态下,我们就说他适应了这个阶段的学习。一般来说,数学要保持严谨,多练习多演算;语文要多读、多写、多思考;英语要多记、多背。
近二十年的教育经历,很多优秀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数学学科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把自己做错了的题或者花很大功夫仍然无法做答的题,专门记录起来,这样头脑里就始终清楚自己关注的重点在哪里了。
语文学科,准备一个摘抄本和一个周记本,看到好的、生动的文字记下来,有时间就去揣摩,心里有什么感悟就写一段文字,不管体裁长短,但求生动、准确、有个性的表达。英语学科制作单词卡片,定期更换……方法可以灵活,但是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方法。既学习别人好的做法,更要注意研究,找到自己用来有效的学习方法。
指导专家:冯友余,重庆市教育评估院质量监测中心研究人员,重庆市实验中学(巴县中学)原教科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
问:不少同事告诉我,小孩上了初中,就不爱和父母说话了,该如何避免这一现象?
答:初一下期、初二上期,孩子们会逐渐进入青春叛逆期,开始出现不愿与父母交流的现象。如果父母和子女交流缺乏,就会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少的家长为此苦恼。
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和子女在这个阶段也能有较好的交流呢?我们的家长不妨多用些心思,多和老师交流,家长间保持较多的联系,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
对孩子的优点和在校的成功表现,要充分了解并且予以真心的欣赏。对孩子的不足,尽量少用指责的方式,要站在孩子立场体谅他的难处,并且提供可能的帮助。
如果了解到孩子出现了偏差和不足,可以采用这样的谈话方式:“你需要爸爸或者妈妈的帮助吗?”“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了困难和不如意没什么,关键是要努力站起来。”
总之,青春期的孩子要以了解为前提去关爱,以欣赏和尊重为前提去呵护,尽管这样会让家长觉得有点辛苦,但是是值得的。
以上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孩子快成为初中生 家长要做调整 ”相关知识全部内容。
更多内容请进入:小升初>小升初衔接
标签:小升初衔接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