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qiy
2016-09-30
小升初入学考试与初中升高中的中考、高中升大学的高考并列为中小学生的三大考试。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韩毓海做客南开公能讲坛,供大家参考。
2016年9月14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韩毓海做客“南开公能讲坛”。本次报告会由南开中学理事会理事长、校党委书记孙海麟主持,副校长马健(主持工作)、副校长贺海龙等出席报告会。高一、初一两个年级的学生以及部分教师聆听了本次报告。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纽约大学访问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特任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计划。
韩教授之前曾三次做客南开中学,他的演讲为南开学子带来了哲学、伟人和社会关系的思考。这一次,韩教授就伟人毛泽东的经历和思想侃侃而谈,引领我们思考青少年的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实质联系。
在演讲的开始,韩教授就率先抛出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固然有千百种意义,但韩教授认为作为南开学子,我们不应该把人生的目标仅仅定位在考大学这样具体却狭小的层次上。
17岁的马克思拒绝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和公式化的命运,投入到人类生存意义的思考中,最终意识到“最大的幸福是把个人的幸福与人类的幸福协调起来”,并完成了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同样,19岁的毛泽东也经历过关于宇宙和生活的思考,他面对图书馆墙壁上的世界地图,深入思考世界究竟有多大,思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思索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了这个世界的不幸,于是,19岁的毛泽东把幸福定义为:做个为了全世界受苦难的人。
韩教授指出,人和动物的区别即博爱和享乐的差异,一个人只有胸中充盈着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才能分清真正的幸福和享乐有什么差别。南开中学的学生在思索人生意义的时候,应该有更高的格局,正如17岁的马克思和19岁的毛泽东当时的所思所想。
生而在世,我们不能只有空洞的思想,还应该有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如何追求知识?韩教授也为我们做了深刻的讲解。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手机和电脑接受海量的信息。但信息绝不等同于知识,如果我们仅仅是被动地接受,那么我们就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注定淘汰的手机。
同学少年,正是风华正茂。韩教授认为,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读经典,让经典的光芒照亮自己的路程,只有站在知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到更远。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一次次回到经典,又一次次发掘经典的过程。
毛主席在长征路上不断看书,教身边的警卫识字,他手下的警卫因为毛主席喜欢看书每次都冒着枪林弹雨,从地主的家中为他抱来一捆捆的书籍。只有阅读,一个人才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阅读,我们才能丰富思想,建立理想。而青年人的理想就是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一个社会的变革就是青年人理想的迸发。
他希望所有南开学子从阅读历史上浩然正气的文章开始,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把个人的幸福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听完韩教授的演讲,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生永远不能甘于平淡,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活过”,而更应该“存在过”。我们应致力于让身边痛苦的人得到幸福,学习伟人们胸怀天下的思考。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生如逆旅,心系天下,我们,无所畏。
以上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韩毓海做客南开公能讲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标签:天津南开中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