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xuwenwei
2021-01-06 10:09:05
惩戒权的回归,至少向我们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教育不应该成为一门充斥着讨好和迎合的“忽悠学”。
惩戒权的推出,也能够让学生免受不合理的体罚伤害。/《我们的少年时代》剧照
扇耳光、打手板、跪罚、连坐……说起体罚,是多少人的青春之殇。
在小说《哈利·波特》中,反派教授乌姆里奇恢复了学校在中世纪就已经废除的体罚政策,不仅会关学生禁闭,还引入了各种折磨学生的体罚政策。在要求哈利罚抄“I must not tell lies”(我不可以说谎)这句话的时候,让每个字母像刀割般地同步刻在他的手背上。
疼痛,是体罚的核心。/《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对于那些经历过体罚折磨的成年人来说,高压、专断、蛮横的乌姆里奇,就是他们学生时代噩梦的缩影。
今天,随着舆论对体罚的声讨愈发激烈,乌姆里奇这样的残酷教授恐怕早已被魔法界开除工籍。这无疑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进步,但如今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极端——不仅是体罚,所有的惩戒手段都在陆续退场,在“管不得训不得”的教育模式下,老师们面对行为出格、扰乱纪律的熊孩子束手无策。
高压、专断、蛮横的乌姆里奇,是那些遭受过体罚的孩子们的噩梦缩影。/《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有不少老师调侃,一教室的小皇帝小公主,哪个都不敢得罪。这些自嘲“夹着尾巴做人”的老师们感叹,“教育,进退两难”。
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是我国首次对教师、校方的教育惩戒权做出具体的规定。《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体罚要卷土重来了吗?非也。
体罚要卷土重来了吗?非也。
惩戒权不同于体罚,惩戒权指老师对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的学生有“制止、批评”的权利,是让孩子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正的过程。而体罚是通过制造身体痛苦让孩子被迫服从的过程。
明确的教育惩戒规则,对教师来说是“教育权”的一次重赋;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让他们免受不合理的体罚伤害。
从“不打不成器”的棍棒教育,
到“管不得”的纵容教育
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棍儿出好人——中国传统文化里推崇的“棍棒式教育”,让祖祖辈辈的中国人在体罚式教育的“阴影”中长大。
教鞭的前身,戒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私塾先生的标配。/图虫创意
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是中国古代私塾的典型,“严”字当头,罚跪规则明晰,教书先生随身佩戴戒尺,无人敢质疑他的权威。
1953年,中央教育部下发通知,明文规定“废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尽管此后《教师法》等多部法律明确“禁止体罚”,体罚,仍旧是大多数人不可磨灭的青少年记忆。
起源于家长制的棍棒教育,把家长、老师推上了绝对权威的位置,而孩子、学生需要严格遵守等级秩序、服从权力。棍棒教育成本低、见效快,但危害不浅:孩子顺从但也缺乏创新精神,孩子不敢造次但也很有可能患上PTSD。
随着近十年西方鼓励式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体罚、打骂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归入了传统糟粕,被棍棒“修理”了数代的中国人,如今终于可以共同“清算”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体罚式教育了。
今天一线城市的孩子们,大多成长于一个讲求平等、提倡沟通的教育环境里,“体罚”对他们来说相当于史前传说。但与此同时,“如何教导行为失范的学生”也成了让教育者为难的话题。
引导、鼓励、口头劝诫无疑是教育者的共识手段,但是除此之外,在学生行为危害他人等特殊情况下,教师可以惩戒学生吗?今天,老师的教育困境常常是,孩子们“管不得骂不得”,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小皇帝,你敢动动看?/《熊爸熊孩子》剧照
近几年,学生打老师、家长打老师的极端事件常见于新闻,导致很多一线教师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得罪学生可能会“挨打”。
2018年,安徽蚌埠市,某女老师因未及时回复家长群的微信群消息,遭受家长辱骂和殴打。
2019年,四川眉山市,某初级中学的班主任被学生用砖头击打头部9次,昏迷数月后离世。
2020年,陕西西安,某中学女老师因没收学生手机,遭学生杀害。
四川眉山,某中学生因对老师日常管理不满,持砖砸伤老师。/网传视频截屏
倘若说“报复老师”的例子是被网络放大的极少数个别案例,那么遭到投诉则是老师们日常教学里难以避开的雷区。“老师嘲讽学生遭投诉开除”、“批评学生被家长投诉”、“老师让学生罚抄遭到投诉”……一个很小的不恰当举动就可能会遭到来自家长、校方、教育部门的批评“三连”,弄不好还会自毁前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投诉权,制衡了老师的权力,但投诉权的滥用也让我们的公共教育向服务业靠拢——客户不开心,商家就得不遗余力地赔礼道歉,以至于教育的标尺最后成了“息事宁人”。
很多老师感叹,面对行为过火的学生,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保护好自己比断送前途地“育人”更重要。
孩子动辄上吊、自杀的威胁让老师们在惩戒孩子时心神不安。/知乎回答
孩子们脆弱的心灵也是当今的教育困局所在。即使是轻微的批评、罚站,也是万万要不得,稍不留神,孩子就患抑郁症、自闭了。而孩子动辄上吊、自杀的威胁让老师们在惩戒孩子时心神不安,很多老师三思过后,决定还是“放下教鞭,立地成佛”。
在美国教育社会学著作《娇惯的心灵》一书中,作者发现,全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让时下的年轻人成为前所未有的“脆弱一代”。这种脆弱体现在“心智的闭塞”,年轻人面对异见、批评,接受无能。
但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在长大成人后,难以融入复杂、多元的社会。
在国内,“脆弱综合征”在城市中产家庭中的孩子们更为凸显。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可以享受全家六口人的溺爱,零批评、零挫折的教育环境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无菌”的真空环境,所以孩子们一旦遭到老师的批评,就像撞上病毒一般,不堪一击。
全社会对青少年的过度保护,让时下的年轻人成为前所未有的“脆弱一代”。/图书封面
这就是我国时下的教育困境:老师的权威散场,孩子的自尊高涨,看似是给学生创造了更平等、友爱的教育环境,但结果真的对孩子有利吗?当老师们都在教育中“畏首畏尾”、“提心吊胆”,甚至一切都“随他去吧”的时候,孩子们成长中一旦出现严重偏离,后果由谁买单?
答案肯定是孩子自己。
教育惩戒权,
保护了老师又保护了孩子
从令人闻风丧胆的“棍棒打压”到今天“底线坠落”的纵容教育,我们的教育模式似乎是从一个极端划向另一个极端,从一种困境转向另一种困境。而教育惩戒权细则的诞生,就像教育杠杆上的砝码,有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权利的平衡。
此次的《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尺度,也细化了教惩戒的具体场景。何为行为失范?何为学生“不服从”?它们不再是老师和学校的一家之言,在《规则》中,都有明确的界定。
此次的《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尺度,也细化了教惩戒的具体场景。
教育惩戒尺度的规范,让老师们在必要的时候管理学生有据可依,也让孩子们避免遭受不合理的皮肉之苦。
“一节课堂时间内的课内罚站”保证学生不会遭受过长时间的罚站;老师不得因学生的成绩而惩罚学生,保证教育不为“唯成绩论”服务;而“不允许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让这一代人避免复制上一代人的青春期之“痛”——打手板、扇巴掌等惩罚措施都需要就此断绝。
惩戒扇脸?万万不可。
教育惩戒也被分一般、较重、严重三个等级,根据不同程度的“失范”行为,老师可以从口头点名批评到停课停学,裁量权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划定。
此次试行版的《规则》推出后,有不少网友表示担忧:体罚时代是不是又要卷土重来了?
事实上,惩戒不等于体罚,惩戒指“老师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有制止、批评和惩戒的权利”,而体罚指“对未成年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和教育的行为”。在《规则》中,体罚被明确禁止。
体罚是强者对弱者的控制、欺凌,后患无穷。/Pixabay
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长期体罚会改变孩子的大脑结构,例如会增加孩子的暴力倾向、反社会行为、焦虑症等等;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体罚是强者对弱者的控制、欺凌,不利于帮助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建立平等、独立的人格意识。
但是合理的惩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因为这会让孩子知道,犯错不是零代价的,如果当他的行为伤害到他人的时候,他也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即便是在以“宽松的民主教育”出名的西方,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惩戒、只有鼓励”。要知道,只有鲜花和赞美的教育难免“欺人欺己”,也和鸡汤学无异——治标不治本。
即便在西方,也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没有惩戒、只有鼓励”。/电影 The Guinea Pig剧照
英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教育惩戒权都是被法律法规明确保障的。
英国的《2006教育与督学法》增加了教师对“逾规”学生的处置权力,包括课后留校处置、周末留校、停学等,除此之外,老师也有权利没收手机、音乐播放器等影响学生学习和课堂纪律的物品。在美国,“罚站、不许参加课外活动、罚早到校或晚离校、被勒令离开教室”都是合理的惩戒措施,甚至在部分州,体罚也是允许的。
所以教育惩戒并非“中国特色”,在全世界,它都有自己的正当性。
因为当惩戒被从教育中完全剔除,教育就很有可能沦为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戒权,
难在“戒尺”的尺度
被棍棒教育吓怕的中国网友,如今看到“惩戒”二字还是难免心底犯怵:是不是又是一种变相的服从教育?
体罚已然“人人喊打”,但这些年,新闻中却不乏骇人听闻的教育体罚事件。
豫章书院前学员在接受采访中,回忆起学校触目惊心的体罚教育。/新京报视频截屏
打着传统文化旗号的豫章书院,推行的体罚政策令人毛骨悚然,龙鞭、灌水、囚禁……对于不服管的叛逆孩子,校方用丧心病狂的暴力让他们屈服。虽然豫章书院已经在全民的激烈声讨中倒下,但如今,新一波戒网瘾学校又在遍地开花。
这些戒网瘾学校的背后,都有一群对暴力矫正趋之若鹜的家长们,他们希望孩子们可以跪伏于长幼尊卑的传统文化前,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命令绝对服从。翻看这些叛逆孩子的“病状”,他们可能只是早恋、厌学、沉迷网络。
窦文涛曾在《圆桌派》中指出:“藏在父母心中的控制欲,是家庭最大的灾难。”控制欲,其实是整个教育中的巨大灾难。
控制欲,其实是整个教育中的巨大灾难。/《圆桌派》截屏
这便是此次“惩戒权”提议后部分网友担忧的来源。
一边是大城市不敢管的小皇帝,一边是十八线小镇里部分家长对控制欲的崇拜。对教育手段的意见分化,与地域、阶层都息息相关。传统观念中对于权威、秩序的追求,都可能给“惩戒权”的执行划上一个问号。
此外,因为试行规则给校方留下的自主空间,也让部分网友皱起眉头。
“校规校纪”由校方制定,以及在学生拒不改正的情况下,学校有权根据“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惩戒学生。虽然规则中强调了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的时候,应当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和父母等多方意见,但在具体的执行当中,公开、透明、民主的讨论方式耗时耗力,很难被绝对保障。
如果以这种畸形的校规做“标尺”,惩戒权恐怕只会为不合理的规则服务。/新闻视频截屏
这些年,无数的奇葩校规都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实行着对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操控,从河南某中学的“女德”校规、贵阳某中学的上厕所需带“免厕牌”,到福州某中学禁止男女生直接交流等。如果以这种畸形的校规做“标尺”,惩戒权恐怕只会为不合理的规则服务。
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并不源自惩戒权本身,教育传统中的积弊、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都是教育这个庞大系统中的陈旧“零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撬动。
教育传统中的积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撬动。
惩戒权的回归,至少向我们发出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教育主体并不能无限向孩子让步,教育不应该成为一门充斥着讨好和迎合的“忽悠学”。
公共教育中,孩子和家长不是客户,因为公共教育是何以成为“人”的学问,而非一门为了捞钱可以“颠倒黑白”的生意。
所以,标尺不能倒下。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