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木兰从军
|
课时:第一课时
|
课型:阅读课
|
教学时间: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一个偏旁。复习部首查字法,能比较熟悉地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
||||||||
教学重点、难点
|
1、想象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怎样奔赴前线、怎样英勇善战,体会她爱国爱家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准备
|
1、生字卡片、字典、投影仪、《花木兰》碟片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花木兰的资料。
|
||||||||
教学流程
|
辅助手段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
|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历史人物,好吗?(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你认识她吗?(据回答板书:木兰)谁来介绍介绍她?(指名介绍。根据介绍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2、是呀,木兰替父当兵,就是文中的“从军”。(板书)
3、在古代,女子一般是不上战场打仗的。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⑴木兰为什么要从军?
⑵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
4、是呀,让我们打开书本找找原因,好吗?
|
示图介绍
齐读
学生质疑
查找原因
|
我国古代,身为女子,理应留守家园,可是木兰却要去“从军”。老师抓住这对矛盾,创设出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质疑,不仅很顺利地导入新课,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
|||||
二、初读感知,熟读课文
|
|
1、 老师有几个字不认识,(出示:廷 康)查查字典,告诉老师。指名读,说说你是怎么查的。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 出示词语:燕山、将士(读准多音字)。指名读其他生字词。
4、 小组学习:再读课文,讨论问题。
|
学生自主查字典
自由交流
自由朗读
指名读
小组学习
|
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是本学期的重点。课上利用少许时间让学生查字典,学生不仅认识了生字,还复习巩固了部首查字法。如果长此以往,相信学生定会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当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学中就应给予充足的学习时间,让他们自主识字、自主读文,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
|||||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
|
1、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大组交流。(生字的读音、记字的方法、书写的笔顺、组词)
3、学生描红探究生字的书写。
4、教师范写部分生字。
5、学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
|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大组交流
学生描红
学生完成《习字册》
|
放手让学生自学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
|||||
教学反思:
|
|||||||||
课题:木兰从军
|
课时:第二课时
|
课型:阅读课
|
教学时间: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然后用几句话写下来。
|
||||||||
教学重点、难点
|
1、想象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怎样奔赴前线、怎样英勇善战,体会她爱国爱家的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准备
|
1、生字卡片、字典、投影仪、《花木兰》碟片
2、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花木兰的资料。
|
||||||||
教学流程
|
辅助手段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
一、复习巩固。
|
|
1、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 给生字扩词,最好是成语。
3、 同桌分角色练读,指名练读,评价。
|
开火车认读
扩词
分角色读
|
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
|||||
二、精读课文,想象感悟
|
|
1、据回答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⑴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联系伊拉克战争谈)是呀,情况多么危急啊!所以朝廷要——紧急征兵。谁来读好它(第一~二句)?指名读。
⑵木兰看到文书上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她是怎么想的?
①读文中相应的语句,想一想。
②交流:她想的是国家的忧患、家庭的困难。
③小结,朗读第4~5句。
⑶她的家人会同意木兰从军吗?为什么?木兰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小组讨论、表演)指名表演,评价。
⑷过渡:木兰终于说服了家人——(生接)女伴男装,替父从军。
2、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⑴(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木兰在征战途中的片段。
⑵谁来把你的体会朗读出来呢?(自由读——指读——生评、师评——齐读)
⑶历经千辛万苦,木兰到了战场上,(观看战场上的片段)你觉得战场上的木兰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木兰的英勇善战,飒爽英姿)
⑷经过多年的征战,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谁来读这句话?你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时间之长,功劳之大)
⑸再读这一段,体会木兰的英雄形象。
3、木兰终于胜利回乡了,穿上了心爱的女装,(出示第二副插图,结合理解“文静秀美”)将士们看到女装的花将军会……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体会将士们的惊讶。指导读文中最后一段话。
4、你想对木兰说些什么?
|
指名读
指名读
自主交流
思考
交流
朗读
小组讨论、表演
指名表演,评价
指名读
自由读——指读——生评、师评——齐读
观看影片,交流心得
练读
再读
想象说话
指导朗读
讨论交流
|
引导学生联系当前国际上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中国势的危急。继而然学生抓住木兰的想法,通过读议走进人物的内心,一个为国家的奇女子形象便展现出来,为更好地学习下文进行铺垫。
想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想象再加上表演,学生的情感更是到了高潮。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动起来了,他们大胆地放飞自己的想象,语言自然也活起来了。
在指导学生的朗读中,师、生及时、适当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随之加深了。
短短两句话,木兰在征途中随大军跋山涉水,行动迅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00000立下了赫赫战功,毫不逊于男儿的英雄形象已跃然纸上。但由于学生阅历少,很难体会到其中的丰富内涵。教学中,通过想象、朗读,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把抽想的语言文字用有形、有色、活动的画面再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后再去体会。
前后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木兰机智勇敢的英雄形象便凸现出来。学生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趁热打铁,让学生谈感想,直接与文本产生对话,表达对木兰的钦佩、赞扬之情……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很好地体现了语文丰富的人文性。
|
|||||
三、首尾呼应,深化理解
|
|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称木兰是“女英雄”了吗?(出示第一自然段再读)
|
感情朗读
再读课文
|
首尾呼应,整篇课文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
|||||
第三课时:
完成《练习与测试》
|
|||||||||
教学反思:
|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教案:母亲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