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by
2013-11-22
【摘要】优秀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促进教学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精品学习网搜集了九加几教学设计 ,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九加几教学设计
【学生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一(1)班和一(2)班,共74个学生,知识基础较扎实,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兴致高,可以说对数学情有独钟,平时我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精心选材,辅以讲故事的形式,力求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说明】: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争体现一下几点:
一、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特点,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场景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注意了让学生有自己发现的机会,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学生可能会想出三种以上的计算方法,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 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个种方法的优劣,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通过同学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三、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中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意识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动手操作,体会“凑十法”
“凑十法”是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必须用“凑十法”进行计算,但是学生应该会“凑十”的计算方法。因此,我们先借助例1,在学习9+4时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学习9+6时再让学生自己摆一摆。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掌握 “凑十”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圈一圈、看图计算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凑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本节课我们将例1、例2融为一体,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和符号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程呈现得很自然。这样处理,完成了教学的必要环节,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再创造。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节课的教学是9加几的计算方法,应使学生明确“凑十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同时也比较简便,允许学生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2、“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不要求学生必须死记,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就可以了。
3、本节课是9加几的第一节课,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口算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口算得又对又快。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
通过提供的九加几教学设计 这些经典的教学案例,我相信会对怎么写教学设计,怎么教学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锁定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标签:一年级数学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