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案 > 一年级数学教案

2016年一年级数学交换教案设计

编辑:sx_liax

2016-04-19

数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一年级数学交换教案设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年一年级数学交换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第14页 交换

教学目标:

1、对交换的认识与应用。

2、理解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准备:

口算:45+3232+( )68+2424+( ) 33+2727+() 40+25 65+32 72+18 37+50 26+30

复习引进将下列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4+4+4+4+4   5+5+5+5   3+3+3+3   6+6+6   7+7+7+7+7   9+9

新授:小丁丁他们在游乐场玩得太热了,他们来到冷饮店买可乐,一箱可乐有几瓶?


一年级数学交换教案设计


师:小朋友,你们帮小丁丁他们算一算好吗?

汇报:要求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式。

A:有3排,每排有4瓶,所以是3个4连加。

加法算式:4+4+4=12(瓶)乘法算式:3×4=12(瓶)4+4+4=3×4=12(瓶)

B:有4排,每排3瓶,所以是4个3连加。

加法算式:3+3+3+3=12(瓶)

乘法算式:4×3=12(瓶) 3+3+3+3=4×3=12(瓶)

问:对这两个算式大家有什么想法?

汇报(可能会出现):

1、A的算法比B的算法好,可以少做一次加法。

2、4+4+4   3+3+3+3  3×4  4×3

问:这里3×4和4×3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汇报:3×4中每一份是4瓶,有这样的3份。

4×3中每一份是3瓶,有这样的4份。

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们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说明:从生活出发,使学理解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所列的乘法算式也不同,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实践与应用

师:那么学习了乘法的交换以后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来看一下。

2+2+2+2+2列成乘法算式是?(5×2)

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就是2×5,2×5表示2个5相加,结果很快得出是10。所以利用交换可使运算简便。

练一练: ★2+2+2+2+2+2+2+2+2=( )

打★的先互相讨论算法,再汇报。

★2+2+2+2+2+2=( )

其它的集体笔练

3+3+3+3+3+3+3=( )

4+4+4+4+4=( )

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或=

9×8()8×9

5×4()0×5

4+4+4()3×4

6+6+6+6()6×5

△×○( )○×△

4+5+6()3×5

2、应用题

1)小胖买了6包橡皮,每包有2块,小胖一共买了几块橡皮?

2)每个袋子里放7个苹果,有这样的3个袋子,一共有几个苹果?

3)共有几粒糖?


一年级数学交换教案设计


板书设计:

交换

3个4   3×4=4+4+4=12(瓶)

4个3   4×3=3+3+3+3=12(瓶)

2+2+2+2+2=10 5个2=5×2 =2×5 2个5= 2×5= 5 + 5= 10 少做了3次加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口个口口个口 口个口口个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课后反思:

(一)通过交换使计算简便

(1)3+3+3+3+3+3+3=()×()=()×()=()+() +()=()

(2)4+4+4+4+4+4=()×() =()×()() +() + ()+( )=()

(二)在( )里填上<、或>号

9×8( )8×9

5×4()0×5

4+4+4()3×4

6+6+6+6()6×5

△×○( )○×△

4+5+6()3×5

(三)写出交换题

2×8=( )×( )   ( )×( )=15×4   7×10=( )×( )   ( )×( )=99×3

(四)选择题

(1)10×2表示( )

(A)2+2+2+2+2+2+2+2+2+2(B)2×10(C)10+10(D)2+10

(2)9×5表示( )

(A)9+9+9+9+9 (B)5+5+5+5+5+5+5+5+5 (C)5×9 (D)9+5

给学生说图的格式: 有________ 排,每排 ________个,一共有多少个?

这样便于学生表述。这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横看、竖看),每份量发生了变化,同数连加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如4+4+4变成了3+3+3+3。

以上是精品学习网为老师们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交换教案设计相关资料教案参考资料,更多参考尽在精品学习网!

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有几支铅笔讲课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案——《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