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zhangby
2014-02-17
【摘要】“教无定法”,如何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呢?精品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案例 ,让大家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需要!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案例
课 题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 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2、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3、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 判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例题情景图,问:
1、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2、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解答?(屏示问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活动开始引入,增加课的兴趣。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
三、探索加法结合律。
四、巩固练习。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学生列式:28+17=45(人)或17+28=45(人)。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28+17"是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
“17+28”呢?(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
两道算式都表示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都等于?(45人)
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屏示等式:28+17=17+28)
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
仔细看,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
——都是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同,得数都等于45。(板书:加法)
不同呢?——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位置怎样了?(屏示动态交换过程)(板书:交换)
3.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
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汇报时,教师在屏幕上输出学生举出的等式:)
追问: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屏示省略号。)
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中的这个规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汉字、图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吗?(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
4.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其实这个规律,是加法的一个很重要的运算律。(板书:运算律)能给它取个名字吗?——加法交换律
更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案例 、小学课件和小学教学计划,尽在精品学习网,请及时关注!
相关推荐
标签:四年级数学教案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