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onghk
2012-12-25
面对埋藏仇恨的单亲家庭教育
萌萌今年22岁了,长得很漂亮。13岁那年,亲眼目睹了爸爸妈妈整个离婚过程。她总是听妈妈说:“你爸爸脾气暴躁,自私,对咱们母女俩很苛刻,居然还有别的女人。”在以后母女两人共同生活的日子了,妈妈总是说:“你爸爸不是好东西,不许你搭理他,你长大后不要养他老,男人没有什么好东西……”妈妈把萌萌照顾得很好,天天接送,看得也紧。从来不让萌萌爸爸见孩子,并且告诉萌萌:“你要是和你爸爸走,我就不要你了!你爸爸有了女人,不会对你好的。”
一晃日子就这么下来了。妈妈觉得孩子大了,该交男朋友了,可萌萌就是不见妈妈介绍的对象。身边有不少好条件的男孩追萌萌,可萌萌就是不见。问孩子为什么?萌萌幽幽地说:“就是怕,怕再找个像我爸那样的。”
家长和孩子提到另一位家长时要相当小心,不要给孩子这样的观念:你的父(母)亲很“坏”。要知道,他(她)终究是孩子的爸爸(妈妈),而且是永远唯一的爸爸(妈妈)。孩子们一半来自于你,一半来自于他(她),无法用语言割裂开血缘的关系。如果她的父(母)亲一无是处,孩子只会感到羞辱,不会有自信自豪。孩子去仇恨、贬低自己的亲生父母,有一天孩子懂事了,最终受伤害最深的还是孩子,这也不是家长您想看到的。
方法1:避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离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坏话,例如“妈妈现在一切的不幸都是爸爸造成的”“爸爸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这会使孩子从小忌恨父母中的一方。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长大的孩子,会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情。连父母都在勾心斗角,那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友爱可言?这样的孩子比较容易具有暴力倾向,而且出手往往比较凶狠残忍。
离婚之后,应该让大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留在两人之间,如果对彼此有所不满,那也只该是两个大人之间要面对处理的事情,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破坏另一方的形象,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因为对孩子来说,他需要知道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仍然是原来那对在乎他的好爸爸、好妈妈。满足了你一时的情绪宣泄,会让孩子内心留下永远伤痛的印记!
不能剥夺孩子见另一方父母的权利。离婚后,另外一方的父母拥有探视权。许多拥有监护权的父母想方设法阻止对方探视,只因为想要报复对方,让其尝尝无法如愿的痛苦。这么做真正受伤害的是孩子,所以万万不可。不能拒绝前夫(妻)的长辈来看孩子。有很多人疼孩子是好事。孩子美好的心理感受要比我们的愤怒重要!孩子的幸福我们自身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要通过孩子去打探及传话。很多父母离婚后是通过孩子去传话的,比如“你这个星期天见到你爸的时候告诉他叫那个狐狸精……”“你跟你爸说,让他付赡养费……”这些很情绪化的话语都不该通过孩子去说。更不该要孩子去打探前妻(夫)的感情生活:“那个男人一星期来家里吃几次饭?”孩子只该做孩子应做的事,那就是当个孩子,无忧无虑、快乐健康地慢慢长大。这些不当做法是对孩子的情绪污染,父母不可不慎。
方法2:及时预防孩子的婚姻恐惧
父母失败的婚姻在孩子身上留下的阴影,常造成孩子在婚姻问题上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抗拒婚姻,从根本上不信任这种形式,拒绝这种形式:只要我不结婚,我就永远不会再受到童年这样的伤害。另一个是过度依赖婚姻,把婚姻看成是一条救赎之路,希望用一己之力筑成一个完美的婚姻,以解除童年的阴影,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其结果往往是因为太过看重,反而使婚姻更易破裂,往事重现。
离异后萌萌妈妈独自一人带孩子,始终放不下对前夫的怨恨,没有能够消解失败感。萌萌妈妈在离异后的失败感、自卑感、耻辱感都相当强烈,并且以相当负面的方式释放转嫁到女儿身上。最不该做的是她对萌萌说:你爸爸不是个好东西,不让萌萌见爸爸,致使在萌萌在怨恨父亲,扩展开来,就会变成对一切男性的不信任。
◆注意事项:
¤夫妻因为其中一方有第三者之故离婚,所谓的“受害方”不应过分以负面信息教育孩子,不要给孩子家长的负面信息,孩子长大后自己会判断的。
方法3:双方家长共同减少仇恨
作为有监护权的一方,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另一位家长的态度,不让孩子左右为难。定期让父(母)女俩见面或通话,让孩子享受亲情。他们见面事先给孩子准备好外出的衣服,和前夫(妻)确定孩子回家的时间就行,减少不必要的担忧,不用多说什么。孩子回家时,您有必要在家。如果孩子回家晚了,不要惊慌着急。假如孩子回家又脏,又累,又饿,不要埋怨。因为第二天一切会恢复正常。他想说话你就做个忠实的观众,但不要过问过多的细节。如果前夫(妻)没有按时看望孩子,不要生气。教育孩子理解。不要利用机会打击对方。如果有一两次孩子同对方玩得不高兴,不必介意。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觉得仍拥有所有家长的爱。
没有监护权的一方也需要做到:虽然不在一起,父(母)亲要向孩子表达爱。准时给孩子的抚养费,但不要仅以金钱来表达对子女的爱。多跟孩子聊天,运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也要求孩子爱你。定期看望孩子,不要迟到!自己在婚姻中的错误可以在子女懂事时向子女坦白,但不要指责对方的错误。通过家长的共同能力,不让孩子心理埋怨或仇视任何一方家长。
标签:情商培养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