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donghk
2012-12-26
嫉妒他人导致孤僻解决对策
轩轩的妈妈婚后,家里来了一个小她4岁的妹妹和一个新爸爸,妈妈从此更加忙碌了,轩轩也被妈妈送进了寄宿小学校,她很不愿意,想到妈妈每天在家和妹妹在一起,轩轩就嫉妒。到了周末,轩轩想和妈妈一起睡觉,可是妹妹捣乱,也要妈妈陪,最后妈妈还是去陪了妹妹。妈妈还有很多规矩,第一条就是要让着妹妹,对妹妹要像亲人一样,不许欺负妹妹……真让她烦。
周末去姥姥家,姥姥一看见妹妹,一把就把妹妹抱起来了,轩轩心里酸溜溜的。小姨买了两个玩具熊,一个深棕色,一个浅棕色。一家人都让妹妹先挑,妹妹把自己喜欢的浅棕色的熊拿走了,轩轩很是气愤,当时没有说话,从姥姥家回来,轩轩一把夺过妹妹手里的熊,把不喜欢的扔在了妹妹床上。妹妹哭着去告状,妈妈进来就批评轩轩不懂事,有一个妹妹多好,别人都没有呢……轩轩扔掉了棕熊,一反常态地,没有哭闹,没有顶撞,也不看妈妈,一句不语。以后,轩轩回到家就马上躲进房间,沉默寡言了。
嫉妒是对他人比自己优越而产生的不愉快情感,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的心理。嫉妒与人如影随形,从1岁的孩子到老者,都有嫉妒心理。孩子嫉妒的原因比成年人简单许多,强烈程度普遍比成年人重很多,对嫉妒者自身的伤害也会深很多,而因嫉妒而走向性格孤僻的孩子,伤害更大,同时具有隐蔽性。
孩子们一般嫉妒学习好、受表扬、受到老师重视、与老师关系好的孩子,也有因同学之间的亲疏、别人有好衣服、文具等而嫉妒的。孩子们嫉妒人会有所行动。如,有一个5年级的女孩,把学习第一名同学的铅笔盒,用胶带缠了一个结结实实,用手难以打开,因为自己是班里的第二名。显然,这不是一般的恶作剧,是出于嫉妒,采用了不道德的手段。虽然不道德,但她毕竟能够为自己做点什么,缓解一下自己的压抑。教育这样的孩子也不难,讲清嫉妒的危害:首先是对他人的伤害,对你嫉妒的人不友善,关系冷淡,嫉妒的人多了,不利于交往。其次是对自己的伤害,嫉妒使自己脱离集体,等于自己孤立自己,常陷入苦恼之中不能自拔,越嫉妒别人越自卑。与其让自己痛苦,不如努力奋进,嫉妒于事无补。很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了这些,嫉妒心理会减退。
但我们在这里说到的因嫉妒别人而孤僻的孩子,对他们讲嫉妒的害处却如同隔靴搔痒。如案例中轩轩。这种嫉妒出于更深层的需要,是误认为别人夺走了自己的母爱,又深深地体会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只有逃避。逃避有两个做法,一个是用孤立自己让妈妈伤心来求得心理补偿,一个是用麻木自己减轻痛苦,此时的嫉妒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孤僻是孩子的保护伞,当孩子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又不能够宣泄自己的情绪,甚至表现出来自己的不满会受更大的责难得时候,孩子们就会选择孤僻。
方法1:创造公正的环境
人为地造成的心理落差,在家庭和学校是可以避免的。家长和老师要平等地对待孩子。注意那些不太受道德和规范约束的、喜欢打听闲事的、某方面有缺陷的人、自私好强的孩子,他们有嫉妒心理的较多。不用这样的孩子在家里或学校去比别人,对他们和周围的人一样公平、公正,一视同仁,他们产生嫉妒的心理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方法2:了解孩子的心结
一些特殊的孩子,不刺激他们都会找茬嫉妒,这是有心结的孩子,嫉妒在暗中进行,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需要家长去了解。家长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嫉妒就是小心眼造成的,或者认为不会有什么大事。孩子往往把问题想得很大,很可怕,任何忽视和批评都会加剧他们内心的恐惧,使他们想逃避。所以,首先要做到不过多的刺激他们,然后找到其心结,搞清他们有什么样的错误认识,需要教育者去解释。
◆注意事项
¤ 不刺激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对于成人,承受这样的痛苦可以说是咎由自取,而对于孩子必须要保护。
方法3:教育孩子理解他人
提高孩子对自我,对他人的认识水平,是克服嫉妒而孤僻心理的基本途径。案例中的轩轩,如果体会到小妹妹很小就离开了妈妈,心理的孤单和恐惧是值得同情和关爱的,轩轩是不是就会站到姥姥和妈妈共同的角度上一起照顾妹妹了呢?轩轩的妈妈没有把妹妹离开生母的辛酸告诉女儿,只会给女儿立规矩。这如同给人下马威,轩轩的嫉妒油然而生。我们教育孩子要经常反问自己,是不是我没有把事情交待清楚,让孩子嫉妒了?是不是我们纵容孩子较多,让孩子自我中心了?如果家长做到这一点,相信人性中的那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亲近感,给孩子更多的感悟,或可消除自私,避免妒嫉。
◆注意事项
¤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懂,等孩子长大再解释,其实这对孩子是不公平,不尊重的,低估了现在孩子的智力水平。家长要把事情说出来,一些孩子可能不完全懂得,但是,他们会因此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从而服从家长的安排,也为家长减少了很多麻烦。
方法4:让孩子学会自己宽慰自己
很多嫉妒的孩子总是往高处比,越比越自卑,越比越痛苦。于是自己掉入了一个陷阱,再加上心理的无助感、悲哀心理一同作怪,就会孤僻起来。
家长要时常提醒孩子思考:我现在表现如何?是不是努力了?跟上个月(或上个星期)比较,我是不是有进步?我有决心做得再好一些吗?我是否错怪了别人?是不是去问问清楚?同时,教育孩子在班上给自己寻找追赶的目标,告诉自己:“没有比我强的人,生活将多么无聊。”一个孩子如果能经常这样想,嫉妒心理就会消失,人也变得幽默而有斗志了。
◆注意事项
¤ 家长不可用贬低孩子嫉妒对象的办法来减轻孩子的嫉妒心理,那样会导致孩子盲目自傲,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甚至会放弃努力幻想他人有一天自己掉下来,您将看到孩子越来越像阿Q了。
标签:心理行为语言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