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0-22
转变
20世纪30年代,年轻的诺依曼由于才华出众,在学术界越来越引人注目。他先后在柏林大学、汉堡大学担任编外教授,但一直没有正式教授的职位。1930年,诺依曼与玛利埃塔·科维茜结婚,成家立业的压力随之而来,而此时恰逢美国数学家韦伯伦在普林斯顿广罗英才,诺依曼欣然前往,横渡大西洋,应邀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客座讲师。1933年,普林斯顿成立高级研究院,一共设6个高级教授的名额,诺依曼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他的同事。
由于纳粹迫害犹太血统的科学家,诺依曼无法再回德国,因而终生在美国定居,并加入了美国国籍。差不多正是从这时候起,诺依曼的科学生涯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在此之前,他是一位通晓物理学的登峰造极的纯粹数学家,此后,则成了一位牢固掌握纯粹数学的出神入化的应用数学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两个新领域:博弈论和计算机。
早在20世纪20年代,扑克和国际象棋就引起了哥廷根的数学家们的兴趣,诺依曼在1928年发表论文《团体博弈论》,第一次对博弈做出了完整的数学描述,宣告了博弈论的诞生。在这篇文章中,他证明了“极小极大定理”,这个定理用于处理最基本的二人博弈问题:如果博弈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对每种可能的策略,考虑了可能遭到的最大损失,从而选择“最大损失”最小的一种为“最优”策略,那么从统计角度来看,他就能够确保方案是最佳的。
不过在那时,关于这个理论的讨论还是局限在数学的范畴里,针对的也还只是类似象棋与扑克这样的问题,一直到1938年,诺依曼在普林斯顿遇到了同是移民的摩根斯特恩,这个理论与经济学的联系才逐渐加强。
摩根斯特恩是一个来自维也纳的经济评论家,他的第一部作品《经济预测》提出了一个悲观的论点:通过已有的经济学理论,来预测经济兴衰起伏是一种徒劳的行为,因为它忽略了经济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依赖性。而博弈论解决的恰恰是合作与竞争关系中的问题。摩根斯特恩说服诺依曼与他合写一部论著,证明博弈论才是一切经济学理论的正确基础。摩根斯特恩本人并不懂数学,因此几乎是诺依曼独立完成了这部1200多页的论著,最后由摩根斯特恩执笔写出了具有煽动性的绪论。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在1944年出版时,诺依曼在普林斯顿的声望也达到了顶峰。有些科学家甚至颂扬它
“可能是20世纪前半期最伟大的科学贡献之一”,它也启迪了199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纳什发展出现代经济学里著名的“均衡理论”。
改变世界的邂逅
1936年9月,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应邀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习,成为了诺依曼的研究助手。这或许是计算机科学史上一次未被记载的伟大邂逅。图灵带来的关于一种万能计算机器“图灵机”的设想,在当时已经引起了诺依曼的兴趣。不过这种兴趣并没有直接引导他去研制计算机,因为不久后二战便爆发了。
诺依曼作为普林斯顿高级教授之一,应召参与了许多美国军方的科学研究项目,其中便包括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从1943年开始,诺依曼成为奥本海默的中央实验室中身居要职的数学家,他对原子弹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一个引发核燃料爆炸的内爆方法,这个方法将研制出原子弹的时间缩短了大约一年。
1944年夏天,“曼哈顿工程”进入了收尾阶段。在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阿伯丁火车站站台上,诺依曼和一位年轻军官不期而遇,后者是美军弹道实验室的赫尔曼·哥尔斯廷上尉,原是一位数学家。哥尔斯廷出于对诺依曼的景仰,上前和他攀谈。当上尉告诉诺依曼,目前他正从事一项科研,研制一台每秒钟能进行333次乘法运算的电子计算机时,诺依曼顿时来了兴趣,连连追问。哥尔斯廷被问得汗流浃背,用他后来的话说,“简直像一场数学博士论文的答辩”。
原来,早在“曼哈顿工程”时,诺依曼就参与了原子核裂变的数据计算工作,庞大的数据运算全靠手工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是令人难以容忍的,而一台高速计算机正好派上用场。
这次谈话之后不久,诺依曼就赶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摩尔学院,去看哥尔斯廷所讲的那台机器。这台名为“爱尼亚克”(ENIAC)的机器,在当时已研制到一半,正在程序存储问题上遇到瓶颈,对于诺依曼来说,这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立即请求加入研究小组,并大胆地提出“实现程序由外存储向内存储的转化,所有程序指令必须用二进制的方式存储在磁带上。”
1945年6月,诺依曼将自己的思想撰写成文,题为《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提出了在数字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存放程序的概念。这是所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范式,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按这一结构建造的电脑称为通用计算机。长达101页的EDVAC方案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它向世界宣告:电子计算机时代开始了。
然而这篇文章的出现却使得“爱尼亚克”的研制者艾克特、莫齐利与诺依曼闹翻了。原来这篇划时代文献,只单独署了诺依曼的大名。诺依曼是半道插进来的,却把辛辛苦苦做了一大半研制工作的艾克特和莫齐利抛到了脑后。这不能不让艾克特和莫齐利心存不满。由于此种原因,诺依曼的设想没能在“爱尼亚克”上第一次实现。
1949年5月6日,英国剑桥大学的莫里斯·威尔克斯研制成功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名为“爱达赛克”(EDSAC)。威尔克斯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将诺依曼的《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通读,并做了详尽的笔记。威尔克斯把他设计的机器命名为“机电存储自动电子计算器”,表明他的基本设计思想来自诺依曼。
标签:数学文化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