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元日》教学实录

2013-01-06

【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元日》教学实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日》教学实录

一、回顾春节,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过年的时候,孩子们在放鞭炮。

师:他们玩得怎么样?

生:他们玩得很开心。

2、师:那你还记得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样过得吗?

生1:快春节的时候,我们家包了很多粽子。

生2:春节的时候,我们家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和“福”字。

生3:春节的时候,我们家放了许多鞭炮和烟花。

生4: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我们全家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小精灵儿童网站]

……

3、师:同学们,其实春节就是农历的大年初一。当农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00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就代表新的一年来临了,也就是大年初一(春节)了。在古代大年初一叫做“元日”。(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元日”是什么意思?

生:“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去年过年时的场景,营造一种热闹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且为后面理解古诗意思作好铺垫。】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同学们,古诗到底描绘了大年初一什么样的景象呢?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读这首诗,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想办法解决它。

(学生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识它。)

2、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老师把古诗中的一些词语请了出来,你认识它们吗?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抽生读词语,学生齐读两遍。)

师:“换”字你会读,你知道怎么记住它吗?

生:“呼唤”的“唤”去掉“口”字,加上“提手旁”,就读“换”。

师:你用了旧字换偏旁的方法记住了这个字,好办法。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

(学生书空写“换”字,并在本子上写两个。)

师:你能给这个字组个词吗?

生:换衣服、换掉、交换、替换……

3、师:老师又把这些词语放进古诗里,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读读这首诗。

(课件出示古诗,抽学生读,教师纠正字音。)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学生自读古诗,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古诗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读出韵味。

1、同学们,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大家小声地朗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小声地朗读古诗,思考。)

2、抽生汇报:

(1)学习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生1:我仿佛看到了小孩子们在放鞭炮;听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教师板书:放鞭炮)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句话中的“爆竹”一词中体会到的。

(课件出示句子:“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师:“爆竹”是什么意思?

生:“爆竹”就是鞭炮。

师:在古代过年有这样一个习俗,在竹筒里装销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鞭炮。春节那天什么时候放鞭炮呢?

生:当农历大年三十那天晚上12:00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人们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就放起了鞭炮。[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你们家那时放鞭炮吗?

生:放。

师:联系你们去年过年放鞭炮的情景,说一说那时是什么样的景象?

生:到处都响起了鞭炮声,呈现出一片热闹的景象。

(教师板书:热闹)

师:人们的心情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看插图1。)

生:非常开心。

师:你们能把这种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吗?谁来试一试。

(抽生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了人们非常开心。

师:老师也感受到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从你们的读中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正在放鞭炮,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四处响起了鞭炮声,一片热闹的景象。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仿佛感受到了春风给我们送来了温暖。

师:你是从哪个词中感受到的?

生:我是从“春风送暖”这个词中感受到的。

师:在这个句子中你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屠苏”是什么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屠苏”就是一种草。

师:理解得好。“屠苏”就是一种草,但在这里他是指用屠苏草泡成的屠苏酒。还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一岁除”是什么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你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

(教师板书:喝屠苏)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句话,再一次去感受一下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喝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

(学生齐读第一句古诗。)

(2)学习第二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从这首古诗中,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再用新的春联换下旧的春联。

(教师板书:贴春联)

师:你是从哪个句子中知道的?

生:我是从“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新桃换旧符”这个词语中知道的。

师:“桃符”是什么意思?

生:“桃符”就是春联。

师:在古代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闭邪的一种桃木板,现在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春联”。在这个句子中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曈曈日”是什么意思?

(教师请学生回答。)

生:“曈曈”是太阳刚刚升起时光亮的样子。

师:“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那“千门万户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

生: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

(教师板书:迎红日)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不懂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师:你能把第二话的意思说一说吗?

生: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取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同学们,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户户贴上了红红的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走家串户,到处洋溢着一片_________。[

生:喜庆。

(教师板书:喜庆)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感受用读表达出来吧!

(学生齐读第二句古诗。)

师:同学们王安石的这首诗描绘了过年放鞭炮、喝屠苏酒、迎接太阳、贴春联的景象,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吗?先想一想,然后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把古诗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教师巡视,然后抽生回答。)

生:爆竹声响起的时候,送走了旧的一年,迎来了新一年,在这送暖的春风中,每家每户都有在喝屠苏酒。千家万户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取下旧的春联换上新的春联。

师:同学们,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开心、喜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首诗,读出我们的感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师:同学们,春节可真热闹。你们想把这首诗永远记在你的脑子里吗?那试着背一背吧!

(学生自己试着背古诗。)

师:(教师课件出示插图)同学们,看着老师的板书和插图,一起来背一背。

(学生看着板书和插图背古诗。)

师:不看板书和插图,你还能背吗?那闭上你的眼睛试一试吧!

(学生闭上眼睛背古诗。)

师:同学们,这么短的时间就背下了这首古诗,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古诗就是一幅画,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把古诗所描绘的内容,通过想象、理解在头脑中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四、适度拓展,积累语言。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髓,多背古诗对我们很有好处。今天,老师给大家收集了两首与春节有关的古诗,你们自己读一读,下课后可以查资料去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还可以收集更多的古诗,自学理解后介绍给同学。

(教师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教师展示收集的与春节有关的古诗,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学生的知识。然后教师让学生查资料理解古诗,以及收集更多的古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附:           守岁

(宋)苏东坡

儿童强不睡,

相守夜喧哗。

坐久灯烬落,

起看北斗斜。

除夜有怀

(唐)杜审言

故节当歌守,

新年把烛迎。

兴尽闻壶覆,

宵阑见斗横。

课后反思:

古诗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教师可以采用诵读法、想象创意法、背诵积累法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1、诵读法

对于古典诗词,要想获得真切的语感,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必须反复吟诵、涵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更直接更感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通过反复吟诵,由初读到熟读,由熟读到美读,使学生达到理解的目的。如: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细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诗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过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赏读古诗,读出感受,读出韵味。

2、想象创意法

语感培养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品味语言,感受语情,训练语感。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通过这样想象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境,训练语感。

3、背诵积累法

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种方式地背诵古诗,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以上就是《元日》教学实录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精品学习网小学频道      更多小学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