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五年级语文教案之《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

2011-04-14

一、设问和反问:

1、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科学技术的力量。

2、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愿。

例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3、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砌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二、排比和对偶:

1、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例: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2、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1)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而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三、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它能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夸大)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缩小)

例: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茵,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超前)

四、拟人和比喻: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它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例: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2、比喻就是“打比方”。既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例: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

比喻和拟人的不同点。

(1)拟人是仿照人的特征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拟人中,本体必须出现,人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五、综合练习:

1、读下面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柳树姑娘在微风中点着头;杨树爷爷哈哈地笑着。( )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

(3)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

(4)为什么人们称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呢?因为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竟能消灭上千只田鼠。( )

(5)梧桐树的枝丫像鹿角一般向外伸展着。 ( )

(6)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汇报呢? ( )

(7)小草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 )

(8)毛主席说道:什么“老”,什么“身体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 ( )

(9)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 )

(10)井冈山的毛竹多,有的修长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3、下列哪些是比喻句,请打上“√”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4)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5)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6)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7)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8)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4、对对联。

(1)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面临绿水的轩斋。

改后为: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读好书乐趣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学子论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