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再教《再见了,亲人》

2013-03-15

“现在你们想读这篇文章吗?”我问。

“想!”学生异口同声。

“那好,请你们尽情读吧。”我说。

教室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书读完了。我请他们放下书,细细地回味回味,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第一遍读书,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应该说读得最投入。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的,必是课文最精彩的,必是他们最关心的、最感兴趣的。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一点,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读、思、议,使之凸现、丰满,直至使之清晰可见、伸手可触,根植于学生的内心,融入他们的生命。

“我很受感动,朝鲜大娘为了救伤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大娘冒着炮火,不怕牺牲,给志愿军送打糕。”

“小金花很刚强。”

“大嫂架着双捌,背着孩子,送志愿军送了几十里还要送,她不想和志愿军分离,她不想让志愿军走。”

“大娘和小金花都不想让志愿军走。”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再停留片刻,志愿军战士也不想离开朝鲜,不想离开朝鲜的亲人。”

“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中朝人民的友谊很深厚。”

…… ……

“同学们体会得不错,老师一开始读这篇文章时,也体会到了这些。”我说,“一读这篇文章,我就被大娘、小金花和大嫂深深地感动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能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又认真地读起来。他们读书的积极性来自哪里?一是来自于课文本身的魅力;二是来自初读课文的成就感,老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感受、发现。

“谁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学生读书之后,我启发道。

“大娘把伤员看得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

“小金花和她的妈妈为了救侦察员老王,不怕牺牲。”

“大嫂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挖菜。”

至此,应当说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悟。

“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我问。

几位学生先后提出“雪中送炭”、“代价”、“噩耗”等词是什么意思。

“小金花既然是一个刚强的孩子,可她怎么哭了呢?她到底算不算一个刚强的孩子?”一个学生问。

“嗯,问得好,你很会动脑筋。”我赞许地说。

“志愿军为什么管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叫亲人?我们管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才叫亲人。”最爱动脑筋的孙志鹏问。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她们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好?”扎着马尾辫的班长问。

“是啊,的确是这样,能提出这么重 的问题,你们真了不起!”我由衷地赞叹。

在老师的激励下,又有学生陆续提了一些其它的问题。

“问题提得好,想信同学也能很好地解决。”我继续给学生鼓劲,“这些问题里面,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志愿军为什么称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亲人?朝鲜亲人为什么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个问题吗?”

“有!”学生充满了自信。

“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啃这两块硬骨头,其它的几个问题,联系一下前后句子就能想明白。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读书。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读书,可以朗读,可以小声读,也可默读。读完之后还可以和前后的同学讨论讨论。”

通过读、议,学生明白了,虽然从血缘关系来看志愿军战士和大娘、小金花、大嫂他们不是亲人,可是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做到了亲人也未必能做到的事情。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另一方面,朝鲜亲人之所以愿意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关心、帮助志愿军,是因为志愿军战士同样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在保卫朝鲜人民,在帮助他们赶走侵略者。

至此,学生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这个过程,是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体验智力劳动乐趣的过程。

“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不是亲人,但比亲人还要亲。看着年迈的大娘、幼小的金花和架着双拐的大嫂送了一程又一程,看着大娘随风飘撒的银发,看着小金花迷茫的汩眼,看着大嫂额头的汗水和背上塾睡的孩子,假如你就是当时的志愿军战士,你有何感想,此时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我深情地引导。“请他们回家休息。”学生答。

下一篇:丰碑 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