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五年级 > 语文 > 五年级语文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编辑:

2015-01-27

三、课文链接(15分)

(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的理解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秋思》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它是一首表现_________的情感的古诗,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最能表达诗人感情。

(3)《长相思》是____代词人___________。本学期课本中另外一首词是__________写的《卜算子•_____》,其中有名的两句是“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淡泊______________,非宁静______________。

宝剑锋从____________,梅花香自____________。

(5)根据提供的语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圣人千虑,必有一失②江河不洗古今恨③坎井不知江海之辽阔④两行清泪为思亲

1、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地能知忠义心。

3、一寸丹心图报国,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四、阅读理解(25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大抵:_________________ 秉性:_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用“_________________ ”划出梅花秉性的句子。(2分)

3、给上面一段话用“\”分层,并写出层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用梅花赞美了怎样的人?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这样的人物吗?(至少两个)(3分)

_ (二)课外阅读(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就地用干柴点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的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的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有另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议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悠长的启示。

1、给上面的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狼吞虎咽( ) 意味悠长( )

3、在文中用“_______”画出具体写“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的句子。(2分)

4、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这个简单的道理是什么?这个道理给人什么样的生命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30分)

题目:____________ 的变化补充完整,可以补充人、事、景、物等。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