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tt
2015-12-25
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自 “西学东渐”后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精品学习网整理了什么是名家,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使用!
《汉书·艺文志》载: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名家其中心论题是所谓“名”(概念)和“实”(存在)的逻辑关系问题,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
名家的代表人物
春秋末,郑国大夫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刘向序《邓析书》)为名家先驱。战国时名家人物有尹文、田巴、桓团等人,但不是主要代表。尹文是循名责实一派。
名家有两位最重要代表人物,一位是惠施(约公元前370年—前310年),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与庄子同时代,并且两人既是好友又是论敌。庄周在《庄子》一书中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惠子是学问渊博的学者。
另一位是公孙龙(约公元前325—前250年),赵国人。生平事迹不详。《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太史公认为,公孙龙是孔子的弟子,字子石,楚人或卫人。据说公孙龙游说各国,与人论辩,经常获胜,而庄子评论说:“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不过可能也输过一次了,“五行学家”邹衍来到赵国和公孙龙辩了很长时间,最后公孙龙理屈词穷。
惠子和公孙龙分别代表名家的两个基本派别,前者倾向于合万物之异(合异同),后者倾向于离万物之同(离坚白)。
名家的代表著作
惠子其作已失,《汉书·艺文志》有《惠子》一篇也失。现仅有只字片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
公孙龙有14篇著作留世,但在唐时已散失了一大半,如今可能只《公孙龙子》一书。
名家提出的命题
在《庄子·天下篇》中,惠子提出了十个命题,被称为“历物十事”。可惜的是,这十个命题只流传下十句话,并没有具体内容和详细论证。历代学者,都曾根据惠子的逻辑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论证。(章太炎在《国学讲演录》中对此有较详细的分析)在《庄子·天下篇》中,名家还提出了“鸡三足”、“火不热”、“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白狗黑”等二十一个命题。名家最著名的命题,是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什么是名家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
相关推荐:
标签:国学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