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haohm
2011-10-10
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压力重要措施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可以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教育部门,一向重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2007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提出“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与愿望相违的是,中小学生体质每况愈下。
近日,教育部再次下发《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明确规定,“每天一小时”将接受地方教育督导和社会监督,中小学如违反相关规定,将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被“一票否决”。这,无疑又为“每天锻炼一小时”注入一针强心剂。
我们期望“一票否决”能给中小学体育带来动力。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是要反思,为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国家三令五申,相关部门重视,各种文件相继印发的情况下,体育还是学校教育的短板?“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实施,才能让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出现趋良的拐点?
“应试体育”单调枯燥?
自“每天锻炼一小时”提出,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但实际效果却存在很大差异。
“我们的体育锻炼主要是由课间操和体育课组成,高一高二一周上两节体育课,高三就不怎么上了。”曾就读于唐山市某中学的姚雅,用“死板”、“无聊”和“没意义”来评价体育课。
是什么败坏了孩子们上体育课的胃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什么就练什么的“应试体育”是主因。
北师大附中高二学生邵丹至今仍觉得初三的体育锻炼“太恐怖”,简直就是“魔鬼训练”,基本上每天都是超负荷运动。当年中考体育成绩所占的分值由30分增至40分,这样的比重让学校和学生都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早上绕400米操场跑十圈,平时进行篮球、仰卧起坐和800米跑三个体育项目锻炼,晚上还要继续进行体育训练,“幸好那时已基本上没什么课”,但一天的运动量让很多学生都有点吃不消。
体育成绩在中考成绩中占有较大比重,也是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依据。于是,不少学校考什么就安排学生练什么,“为考试而运动”十分普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与高考(微博)会考,这一评价体系关注的是体育测试成绩,而不是学生参与体育的过程,体育成为新的应试,让学生失去了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相较于“为考试而运动”,“为考试而剥夺运动或是放弃运动”更让人备感无奈。
今年九月,湖南岳阳女孩单真终于步入自己心仪已久的大学,再也不用整天埋在书堆里苦读了。单真曾就读于县城里唯一一所省级重点高中,这个拥有最好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的地方聚集了全县最优秀的学生,但是在这里的高中生活却被同学们戏称为“灰色生活”:学习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体育课和大课间算是她高中三年最主要的运动时间,而高三时连这点“可怜”的运动时间也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被扼杀了。体育课或被用来考试,或在老师组织绕操场跑三圈后继续回教室看书。“我们学校如此,县里的其他高中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运动设施不如我们,升学压力更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项目枯燥、呆板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运动。让学生们从心底热爱运动,才是体育锻炼的意义所在。”北京市东四十四条小学老师王东说道。
设施缺乏影响教学质量
张冬是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的体育老师,他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刚刚发展起来的、中等规模的小学,学生一般来自于胡同里的普通居民家庭。由于学校资金有限,所能提供给学生的运动器械也就是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和跳绳,学生能自由选择的运动方式很少。
张冬老师特别羡慕附近规模较大的小学:学生不仅仅是打打篮球,跳跳大绳,还可以玩轮滑、踢毽子、抖空竹等,条件更好的甚至有自己的游泳馆,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喜好来选择运动项目。“我们也希望学生运动项目可以多元化,但学校没有条件给学生提供多样的运动器械。”面对现实情况,张冬显得无可奈何,学校不可能为个别学生购置,而由学生自己购买又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
保证体育锻炼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总体来说,城市学校的硬件比较完善,运动设备也比较充足,但农村学校就不行了。单真家在湘北一个贫困农村,附近八九个村的孩子都在镇上唯一的一个初中读书,学校所配置的运动设备就是四五副羽毛球拍、几副乒乓球拍和几个篮球,教工宿舍前的小小水泥地充当操场,离教学楼有15分钟左右路程。每年选拔学生参加区运动会,都是在学校后的一条马路上进行。虽然近几年教学楼翻新了,但就单真所知,操场并没有扩大,运动设备也没有增加。
“每天锻炼一小时”如何保障?
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软肋,不断看涨的“健康负翁”让人忧心。据《北京市2010年度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事业发展报告》称,2009至2010学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59.96%,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20.3%。
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好“每天锻炼一小时”,以抑制住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不断下滑的趋势,创造出向上转好的“拐点”?
山东聊城茌平县杜郎口中学的做法值得借鉴。“文化成绩固然重要,但身体也不能落下。体育工作应该作为常规工作来抓,需将体育锻炼摆在与上课同等重要的位置。”该校校长崔其升说。下半年,杜郎口中学建立了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等,球队的人数不限,并打破年级、班级限制,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我们希望让学生都能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运动锻炼才是最重要的。”
像北京这样的一些城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已比较完善,就要在细节上多下工夫,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利用得充分和有效。北京东四十四条小学大队辅导员王晨说,大家不再为孩子们的活动空间发愁了,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高,把接下来的细节做好,搞出新意来。“毕竟让孩子们热爱运动,并建立起能伴随其一生的运动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熊丙奇认为,要从两方面来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首先,应该确保学校投入,保障学校有足够、安全的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同时,加大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力度,让社区共享。其次,改革学生评价体系。美国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真正的运动能力以及与大学培养目标的结合,所以引导学生普遍重视运动,在中学里都参加某个运动队。如果我们坚持集中录取制度,见成绩、分数不见人,必然使所有教育,转变为加分教育与曲线高考,难以形成多元评价体系,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标签:小学资讯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