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发展解决问题的对策:2013年主管护师考试复习
社区护理发展解决问题的对策: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勇于实践,探索社区整体护理模式、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
社区护理发展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并进行规范化培训
各地卫生部门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战略地位及深远意义,根据社会需求及社区卫生服务的长远发展和成本效益,合理配置社区护理人员,优先考虑有愿望又有临床经验的医院护士向社区护士转岗。因为通过护校系统学习并在医院工作过一阶段的护士有以下优势:①有临床经验的护士经过社区护理的学习、培训比刚毕业于护校的护士更能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②医院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掌握了较熟练的各种护理技术,操作较为熟练,即使在社区医疗设备不如医院完备的情况下,也会发挥自己的自主能动性,照顾好病人;③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医院护士也逐渐认识到与病人交流和给予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社区中,更要从预防和保健的观点来和更多的个体、群体或机构交流,进行教育指导,有临床经验的护士更能发挥作用;④医院的常见病同样多见于社区,有临床经验的护士可以用自己的知识随时帮助病人。此外应考虑充分发挥离退休护士的作用,鼓励她们加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队伍中去,因为她们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问题,所以更受居民的欢迎。
社区卫生和社区护理的覆盖面大,工作范围广,要求社区护士要掌握比在医院中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并有宽阔的视野,远大的健康目标,以负责的态度来完成社区护理。因此,作为社区护士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学习,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区各项工作的需要。
(二)勇于实践,探索社区整体护理模式
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这一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发挥了护士的潜能,是当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但这一护理模式,目前仅在医院内实施。在不断拓展社区护理服务领域的同时,还要探讨如何将整体护理运用到社区护理中去,逐步扩大整体护理的实施范围,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三)重视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研究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传染病的监控、健康教育等工作。而目前,全国很少有医护类院校专门培养大中专及本科社区护理专业人才,虽然已有少数高校开始着手培养社区护理研究生,但数量相当少,而且这部分专业人才将来主要是进行社区护理研究、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很难满足社区护理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级医学院校应开设社区护理专业教育,加快人才培养,同时还应加强社区护理教育的研究。我国现有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不能满足社区护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可组织有一定社区卫生环境和较好护理教学基础的试点学校共同研究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推动社区护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四)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三者的构成比为0.70∶0.55∶1.其中,公共基础知识中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方面占的比重较大,而文学、社会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明显不足;专业基础知识中医学基础知识占的比重过大,而有关劳动卫生、职业病和社会医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其它与护理密切相关的知识较少;护理专业知识中临床护理的知识仍按临床分科进行划分,没有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精神护理方面的知识不足。我国卫生部于1993年、1997年对中等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作了调整,增设了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人文科学和预防保健的内容,但只占其课程总量的5%左右。我国护士的知识结构体系还不尽合理,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当今护理人员的要求。根据21世纪护理发展趋势,改革护理专业教育课程结构,形成体现现代护理观的全新的护理课程体系是既必需又必要的。护理课程设置中社会学、文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内容应该有显著的增加,专业基础知识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等内容,护理专业知识和能力中应更加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增加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护理和精神护理等方面的内容。在能力方面,护理教育应突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护理专业提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健康需求变化的实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