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2013年妇产科主治医师知识点

2013-04-07 15:46:52 字体放大:  

【摘要】2013年妇产科主治医师考试5月份开考,精品学习网特意为考生收集整理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考试辅导内容,希望考生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取得更多的收获。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在妇科范围内,就是在整个人体当中,也是一个奇特的病理生理现象。

为什么一种组织,形态上完全是良性的,却可以离开原属的器官,在盆腔甚至全身各个部位生产发展?

50多年来对这个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组织发生学的问题,学者们提出的假说不下十余种,经过时间和实践的验证,主要有以下学说: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于1921年Sampson最早提出,又称为经血逆流学说,认为妇女行经时,经血从宫腔中倒流至输卵管,通过伞端进入盆腔,使得混杂在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碎片种植在盆腔、腹腔的器官和腹膜表面,继续生长,以致形成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学说经历了几个必须的关键的验证。

1)经血逆流“必须”确实发生;

2)子宫内膜细胞“必须”能够通过输卵管;

3)从子宫腔输送出去的内膜细胞“必须”能够存活,如剖宫产切口及分娩时会阴切口出现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从而目前内膜种植学说已为人们所公认。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

经血倒流的方式只能解释出现在腹腔的内膜异位症,而不能解释偶见的,发生在腹腔以外的,如胸腔,脐部及四肢等部位病变,不少学者在盆腔淋巴管和淋巴结中和盆腔静脉中发现子宫内膜组织,因而提出子宫内膜细胞可通过淋巴和静脉播散。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人体的一些组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种因子如炎症,激素等的刺激下,一种细胞可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甚至产生相应的生理功能,这就叫做化生。卵巢生发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晚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Meyer提出由体腔上皮分化而来的组织,在反复受到经血、慢性炎症和持续卵巢激素刺激后,均可被激活而衍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以致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学说提出很早,至今尚无足够的事实支持证明其说。

有人反驳:

1)如果体腔上皮可以化生为子宫内膜,则男性也应有同样的现象,可至今却从无这样报道。2)胸腔及腹腔均来源于体腔上皮,如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化生而来,则胸腹腔亦应常见,但实际上极少发生。

3)异位症从不发生先天性无子宫内膜的妇女,甚至青春期的女性虽有内膜,但因其没有功能,也从无异位症发病。

相关推荐:  2013年妇科主治医师考试指导汇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卫生资格 > 内科/外科/妇产科 > 妇产科主治医师 > 辅导精华

<--卫生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