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结构工程师《基础知识》砌体结构辅导资料(47)

2011-06-14 10:28:08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结构工程师《基础知识》砌体结构辅导资料(47)

一、一般规定

(一)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

地震给房屋的震害,直接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所以在地震区建造房屋要进 行抗震设计,事先设防,使房屋能经受住地震作用的破坏。根据长期的抗震研究和设防经 验,目前我国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提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

就是说:房屋在经受多发的和常遇性的、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即所谓小震的 影响时,结构一般未遭受损坏,或所受的影响无需修理即可继续正常使用,结构仍处于弹性阶段。这里,一个地区的设防烈度即该地区的基本烈度;小震时的烈度称中值烈度,它比基本烈度平均约低1.55度。结构在经受中震,即相当于基本烈度时,虽有损坏,但修理后仍可以继续使用。结构在经受大震,即较基本烈度约高1度左右的罕遇地震烈度时,结构可以有较大的变形,但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结构不致倒塌,以保障人身的安全和避免财产的损失。当经受相应于或高于基本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结构已进入弹塑性阶段。

有了抗震设防的基本原则,可使我们在抗震设计中目标明确,便于执行。这不单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也是一个与投资、造价等密切相关的经济问题。我国对房屋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各类别的抗震设防标准都订有具体的要求。

(二)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抗震设计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其具体的基本要求如下:

1.房屋的平、立面布置

(1)房屋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房屋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错层。

(2)房屋的防震缝可按实际需要设置。当房屋体型复杂不设防震缝时,应选用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较精细的抗震分析,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当设置防震缝时,应将房屋分成规则的结构单元,留有足够的宽度,使两侧的上部结构应完全分开。伸缝、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2.抗震结构体系

(1)抗震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计算简图明确,地震作用传递途径合理;

2)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3)应具备必要的强度,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4)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分布。

(2)抗震砌体结构构件,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体和组合砌体柱等,以改善结构的变形能力。

(3)结构的连接,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4)抗震支撑系统,应能保证地震时结构稳定。

3.非结构构件 (1)附属构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倒塌伤人或砸坏设备。

(2)避免不合理地设置围护墙和隔墙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应避免吊顶塌落伤人。

4.材料

砌体材料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烧结普通粘土砖和烧结多孔粘土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l0,其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3)构造柱、芯柱和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纵向钢筋和箍筋可采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热轧钢筋。

5.施工

(1)构造柱、芯柱的施工,应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柱,以确保砌体墙与柱的连接,提高抗侧力砌体墙的变形能力。

(2)纵墙和横墙的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或采取拉结措施。

(3)施工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应符合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要求。

<--注册结构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