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工程地质勘察

2011-12-09 17:55:32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
精品学习网总结归纳专业知识(四)辅导:工程地质勘察,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各种地质现象的性质、分布和规律,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选址、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主要工作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室内、室外)、土的应力应变长期观测及用地质成因、力学计算、模拟等综合方法进行资料整理,并提出有评价的技术报告。其内容和方式随设计阶段、建筑物性质和建筑场地的地质复杂程度而各异。

解放前上海数十座高层、大厦的建设,均由外商承担勘察工作。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上海地区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开始组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市属和部属在沪的勘察、设计单位陆续建立,至1958年底,设有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的单位共14家。后因机构变动、外迁等原因,单位及人员有所减少。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随着上海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各区、局和郊县建立工程地质专业勘察单位,计有54家。80年代中、后期,外地勘察单位有20家,先后进入上海承接任务。至1990年底全市工程地质勘察人员总数约2000人。

上海地区工程地质勘察力量和技术发展,自50年代以来,经历了学习摸索、独立完善、徘徊曲折、恢复提高、创新发展的过程。50年代前期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1955年开始独立编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958年总结了一套适合上海软土地基的快速勘察经验与方法,对勘探点布置、钻探方法、土水试验等都有创新,提高了勘察效率,并完成了上海郊县33个规划区的工程地质普查,编制了上海市工程地质图。1959年上海市建委领导组织编写国内第一本《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963年正式颁行。该规范将上海软土地基勘察、设计、施工的成功经验结合为一体,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1965年,开始大小三线建设,各勘察单位根据所属系统组织主要技术力量,分别在四川、贵州、江西、安徽等山区从事工程勘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工作受到干扰,工程勘察一度混乱,屡屡出现因工程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1972年后,随着石化总厂、728工程核电厂、卫星接收站、上海港10余座深水泊位码头和闵行地区老厂扩建重型厂房等工程的选址和建设,上海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逐渐恢复正常,并结合引进技术,开始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1977年,宝钢工程在上海地区选址定点,市建委组织上海勘察院等单位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厂址确定后,1978年4月,冶金部调集该系统8个勘察公司,约千余人进行宝钢全厂区工程地质勘察会战,上海市有关勘察单位支援了会战。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建设速度加快,勘察单位除完成宝钢一、二期工程、石化总厂二、三期工程,秦山核电厂、石洞口电厂、浦东煤气厂等重大工业工程地质勘察外,还对一大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和以黄浦江大桥、内环线高架路、地铁为标志的现代化市政工程,开展了全面的工程地质勘察。繁重的基建任务和重大特殊工程勘察要求,以及市场竞争的形势,推动全市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大步向岩土工程领域延伸和发展,向国际技术标准靠拢,使上海的工程地质勘察,在许多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更多内容进入:

精品学习网建筑考试频道 2012年建筑类在线模拟考试

<--岩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