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92 页)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没有正确的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热爱幼儿,把 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主义服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为人师 表,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是同样重要的。(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 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老师必备的素质。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一样, “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 二、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一)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93 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 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 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93 页)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 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94 页) (二)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 、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 的能力。 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 非语言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三、案例分析题:一位教师曾有这样的体会: “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 求统一做。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 看。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 5 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 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 ”你对这个案例如何理解?(94 页) 答: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发展型教育必须从观察开始。它还说明,对幼儿现有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不可见的幼儿发展的“下一步” ,这是促进幼儿发展最有意义、然而又最困难 的课题之一。教育既要促进幼儿发展,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如何把握这个“度”?解决这个难题最可行的办法,对老师来说,就是对幼儿长期地、深入地观察。正如前苏联教 育家阿莫什维力所说的那样, “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教育的直觉。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 ”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同,只有观察才能去发现这些差 异,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上。 四、 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简答、论述 96 页) ⑴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 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 ⑵ 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少。 ⑶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⑷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 ⑸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 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 ⑹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
四 要提高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质量,使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的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引发交谈的技能。 善于敏锐的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的引入交谈中;或 者善于用多种方法引起幼儿对某个特定话题的兴趣 ★ 倾听的技能。 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的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老师很喜欢听 我说” “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意思”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并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得以交谈的对象。 五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1)了解家长的技能(97 页)一般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家长的需求与希望、家长的性格类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家 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待人接物习惯等,以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沟通策略。 ★ 第一类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幼儿园的工作都有正确的态度,沟通、合作都很容易; ★ 第二类的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但对幼儿园的态度可能不大信任,甚至对教师可 能较多指责,因此面对这类家长时,教师会感到压力,需要特别的冷静、理智,严于责已。只要真心诚意地从孩子出发,就能找到与家长沟通的渠道; ★ 第三类家长一般信任教师,而常把教育的责任全托付给幼儿园。对这种家长工作的重点是 让他们关心孩子的教育,帮助他们找回对孩子教育的信心,辅以有效的方法指导,变消极为积极; ★ 第四类家长常常让教师困扰,自己不尽责任,可遇到问题就全怪罪教师。对这类家长特别 需要精心地、艰苦地、反复地沟通,并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来做家长的工作。(2)与家长交流的技巧(98 页) ★告状式: “我提醒过××好多次了,要他拿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先征得小朋友同意,他就是不听,每次都抢,所以常和别人发生纠纷。 ” ★描述式: “××年龄小,每次看到小朋友玩玩具时,就想玩得很,记不得先要说什么,拿过 来就玩。小朋友不肯,就争起来了。 ” 六 分组能力(102 页) 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有层次、有特色、有变化。 ★ 有层次,指教师分组时纵向地考虑幼儿的水平差异。 ★ 有特色,指各组各有特点。 ★ 有变化,指分组是动态的,不是一劳永逸的。 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105 页)第二节 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 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在欧洲古代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认为儿童仅仅是父母的隶属,他们是带着罪恶来到人世的。在那个时代,儿童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是完全被忽视的,更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因此, 他们可以随便被杀掉或抛弃,打骂、体罚儿童是那时教育的特点。 文艺复兴运动后,儿童观开始出现了大转折。著名的如 17 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 论”儿童观,即认为儿童不是生而有罪,而是一块纯真无瑕的白板,因此有巨大可塑性的存 在。18 世纪法国卢梭确立的“自然论”的儿童观,即认为儿童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白板” , 而是有自己内在规律的自然的存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对全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 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第三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108 页) 活动(概念) :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 就是活动。 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幼儿的实践活动(外部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二是人际交往活动。 (1) 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0 页) A 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B 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C 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2) 人际交往活动的作用表现在: (111 页) A 让幼儿体验社会角色 B 是幼儿重要的信息源 C 是幼儿实际的社会生活 二 、教师“教”的活动(114) “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 ,二是间接地“教” (1)所谓直接“教”的方式(概念) ,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 儿。比较适宜的: ★ 对幼儿进行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获得人类用漫长时间创造的大量精 神财富。如给幼儿讲古今中外的故事、讲科学家的发现、教幼儿念诗歌、文学作品等。 ★ 规定必要的行为规范、行动规则,讲解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等,这些东西不需要幼儿自己 去尝试,或不适合幼儿去尝试,甚至尝试是危险的。如教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红灯不能过马路,告诉幼儿不能喝生水、不能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卫生常识。 ★ 教给幼儿必需的知识或概念,让幼儿能高效率地获得比较系统地有条理的知识,如讲解哺 乳动物的概念、生活习性,讲解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等。 ★ 某些技能、技巧,需要教师用同种方法介绍给全体幼儿。如工具、物品的使用方法、画画 涂色的技巧等。 ★ 传递必要的信息,如告诉幼儿一些他们能理解的国家大事、新闻消息、周围环境中发生的有关事情等。 直接“教”的优点:教师直接“教”的时候,教育内容、方法、步骤等都按照教育目标进行 了精心准备。因此,这种方式清楚明确、系统有序、省时经济,而且教师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即使是新教师,也能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 直接“教”的缺点: ★ 由于幼儿缺乏知识和经验,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又有限,因此对“教”的内容不容易真正掌 握。 ★ 教师与幼儿之间难以双向交流,容易成为教师向幼儿单向灌输和说教。 ★ 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少,其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 (3) 所谓间接“教(概念) ,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 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 、 幼儿“学”的活动 1、接受学习(118 页)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 。
所谓“接受学习” (概念) ,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2、发现学习 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概念) ,即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非智力因素主要有: (120 页) ★ 主动性 ★ 好奇心 ★ 自信心 ★ 坚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