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鸟的天堂

2011-06-17 14:00:00 字体放大:  

七、说教学过程

1、整体导入,以读为主

2、教学一开始,教师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学生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及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1)课文题目中“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2)“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称为“鸟的天堂”?

(3)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通过以上问题,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可以通过自学。讨论以及作者生动逼真的语言描绘,结合课文插图,使学生从整体上领略本文景象的美妙之处。

1、住重点,深入理解。

在学生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景象之中,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景象之美。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以下问题:

(1)我们已经知道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了,那么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用书上的话说一说。

(2)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绘“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的?

提出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本文中心句。此时教师用投影片打出中心句文字让学生齐读后,针对这句话质疑问难,从而引出学习全文。

在学习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看到一只鸟时,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1)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看到了什么?

(2)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

在学习中,教师借助投影让学生理解“枝干又生根,有许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 弄清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体会榕树的茂盛。想象树叶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充满活力,从而感受榕树的蓬勃生机。在学习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之所以会有的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南方气候湿润,加上榕树正处于生长旺盛时期,所以枝繁叶茂,每片叶子都充满生机。

在学习这一部分时,引入作者的描写方法-------------静态描写,教学中设计下述问题:

(1)你读懂了那些描写榕树的词或句?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2)这些词句都说明了什么?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出示图画投影片,让学生看榕树近景,再出示描写榕树的词句投影片,引导学生体会榕树之“大”,说明生长年代已久远。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并及时指导朗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静态描写的方法。完成教学目标中的理解重点句子的(1)(2)和能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