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语文说课稿:斑羚飞渡

2011-07-11 16:39:39 字体放大:  

编者按:精品学习网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朋友搜集整理2011年初中语文说课教稿:斑羚飞渡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二、说教法

 

著名的心理学家钟为永说:“学生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新问题不断出现和不断需要满足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本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课堂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互动氛围,使教学重点在互动中拓展开来,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当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起导航的作用,在疑难处要给予点拨、引导,帮助他们寻找突破口,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质疑教学法:人的思维活动是由提出问题开始的,阅读中的审美欣赏活动,也是在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课堂教学中设疑是调动学生兴趣的主要手段,也是启发性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使思维不段深入。如在研读中我设置“文中几次描写美丽的‘彩虹’是为了真实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有何作用?”等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去找答案激发积极思考。

朗诵法:朗诵是阅读作品的一条途径,又是便于记忆的一种方法。它可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陶冶性情。本课主要是从自由朗读和个别朗读入手,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增强语感,以促进思考。利用个别朗读精彩片段和第9自然段,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同时情感受到震撼,领会文章的主题。

变述法:即在吃透原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和创造,灵活地变换角度和表达方式进行复述,由称为创造性复述。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说的能力。这个主要体现在对重点情景的复述。

迁移法:就是从课文揭示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跳脱出来,进行跨学科的“保护野生动物”语文活动,目的是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总之,听说谈写贯穿始末,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成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