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行为主义理论

2012-05-08 10:01:55 字体放大: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已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一些辅导资料来帮助考生复习,并且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刘亦婷的学习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大多可以从行为主义学习论中找到依据。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行为主义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可以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将刺激与反应联结在一起,这种刺激不是由已知的刺激所激发产生的行为,而是将反应与强化看成一个整体。它把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强调知识传授,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忽视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

在这种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同时,学生普遍缺乏探索能力,创造力和学习的内在动机(如他们会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而努力,而不是视学习本身为快乐,为学到了知识或弄清楚了某个问题而兴奋)。这样的学生常常会缺乏后劲,难以成长为创造型的人才。下面这篇短文对这种落后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扫描。

大凡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首先,你不必考虑“学什么”。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各科新书就会及时送到你的手中。书本就是要学的东西,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既然我们(当然包括我们的父母和相当数量的教师)只关心那些大家都必须学的东西,那么科技人员只好割舍自己的兴趣,任个性特长、潜质潜能消磨殆尽。

你也不必操心在什么地方跟谁学。学校、教室、课桌就是学习的战场。方寸之地,流失十几年的岁月,常常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古训说:“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先生于我,必先学于我,凡事依靠老师,凡疑只问老师是十分正常的现象。既然我们将自己封闭,那么只好远离火热的生活和社会,任眼界日趋狭窄,实践能力难以形成。

当然,也没有太大的空间让你去思考“怎么学”。自打背起书包上小学起,学习的程序就被固定下来。上课、听讲、回答问题、做作业、考试……优秀学生不断介绍“怎么听”、“怎么练”的经验,老师天天练习“怎么讲”、“怎么考”的基本功。知识发生的艰辛过程,科学探索的曲折经历原本已被教材浓缩为简洁的定义原理,再加上老题多年“应试经验”的提炼,全都变成了两点间的直线。既然我们只愿意吃别人嚼过的馍,那就不能品尝探索和发现的快乐。

最终,你也没有权利决定“学到什么程度”。标准是统一的,考试的分数就是学习程度和水平的绝对代表,别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就是衡量自己的惟一参数。为此,你不得不去多做几遍不知源于什么需要的习题,多答几份不知来自什么地方的试卷。既然我们把学习的缰绳放给分数去把握,那就只能失去对学习价值的选择权。

近20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012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更多信息进入:

精品学习网心理咨询师考试频道 在线测试

<--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