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数量到底有多少仍然是个谜,还怎么改革?公众怎么知情和监督公车改革?怎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形势提出建设性建议?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公车改革只在传统的改革语境、思路、模式之中打转转。
前日,在北京治堵方案的报道中,有关部门“背靠背”地发布了两条关于公车的重大新闻。一条是北京“‘十二五’期间将重启公务车改革”,另一条是公务车数量“很敏感”、不便回应。在新一轮公车改革渐起之际,这两条消息在同日传播,令人五味杂陈。
公车改革,信息公开是重要环节之一。连公车数量到底有多少仍然是个谜,还怎么改革?公众怎么知情和监督公车改革?怎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形势提出建设性建议?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公车改革只在传统的改革语境、思路、模式之中打转转。因为思路决定着出路,模式则决定着改革成败。
目前各地试行的车改,主要有三种模式,在实践中也大多陷入改革困境。
第一种是货币化。按职级发放交通补贴,取消公车。这种模式,改革者的积极性最高,也能减轻财政负担。但结果不仅导致一些官员“车补照拿公车照坐”,更因近年一些地方县委书记一级就动辄年补8万的车补,令公众怀疑这是一种权力自肥。
第二种是虚拟货币化。取消各部门公车,建立相关公车管理机构统一调用,经费定额包干,额度逐年调整,不入个人腰包。这种模式在不少地方推行的结果,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共财政的负担。但这实质上是在承认现有公车体系下的一种集约化改革办法,是决策者迫于财政压力而不得已进行的减负式改革,缺乏根本上的制度设计。
第三种是严格管理。什么级别配车、配什么车,都按规定来;公车什么时候用、用来干什么都受规章制约。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严格来说也称不上改革,而是属于管理范畴,最多算管理的改革创新。但在实际上这种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权力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强大力量,使有关规定规章早就被突破,再依靠权力自律收回现有福利,难于登天。
公车改革所以屡陷困境,原因就在于,改革的动力、改革的主体等方面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基本都在拧着劲,要车改就必须把这些根本问题厘清。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在于财政压力,公车每年支出增加,既养车又养司机、公车使用效率低下、公车私用与浪费严重。公众期待的动力在于,纳税人的钱不可以这样挥霍。目前车改的主体基本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就很难从根本上触及既得利益者利益;我们期待有超越既得利益的力量成为车改的主导,才可能真正实现改革的科学性、公平性以及节约等,但目前为止没有一方主动或被动引入这支力量。
公车改革上述三种模式已被试验了好几回,除此之外,有没有一种科学的车改模式?一定存在。关键是没有哪一位车改主导者想这么去做。在这个意义上,未来几年各地陆续启动的车改,如果不能进行车改模式的科学化探索,仍然是在上述三种模式中打转转,换汤不换药地改革一番,就不仅没必要,也不值得向衣食父母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