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2013年中考报名时间

编辑:sx_baiw

2014-02-24

各相关市管学校,安徽淮南2013年中考报名时间:

为切实做好2013年我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报名工作,加快高中阶段招生(以下简称“中招”)工作信息化的进程,本着加强管理、严格审查、规范程序、服务考生的原则,现就2013年我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我市户口应届和2012届初中毕业生,以及在我市就读并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外地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报名办法

(一)报名流程。在我市就读并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毕业学校集体报名,由学校负责审查其资格。我市户口的2012届初中毕业生,在原毕业学校报名,由学校负责审查其资格。

各校务必于3月4日前,完成电子学籍网信息的变更和清理工作,做好学生更名、转入、复学的变更手续。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学籍信息必须打印给学生校对,确保准确(身份证号必须仔细核对)。3月5日左右,各校按市招生办下发的中考报名程序,进入中考报名系统,录入本校考生报名信息。

3月14日前,各校通过中考报名系统将本校中考报名数据(包括考生报名表、录入表、电子照片等,报名表、录入表均为系统导出的标准DBF格式)集中上报到市招办,同时报送体育免考、理科实验免考等材料至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3月12日,我市户口的,在外地就读具有外地学籍的应届生或从外地初中毕业的2012届初中毕业生(简称“单报名考生”),到巢湖市四中报名。单报名考生报名时,须携户口簿及复印件、学籍所在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须加盖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公章)。报名时须填写《2013年巢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单报名考生报名登记表》(见附件3),考生本人须参加现场电子摄像。

凡一直在学籍所在的我市初中学校就读且期满二年(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学生)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各报名学校要做好指标到校生资格审查工作。

单报名考生指标到校生名额由市教育局将根据有关比例分配。

(二)考号编排。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名同时进行,并实行考号唯一、一号多用,继续采用省定12位编排规则,具体信息标准定义如下:

第1-2两位为年份代码统一为13;第3位为考生类别代码,参加当年中考的统一为3;第4-5两位为合肥市代码,第6-7两位为巢湖市代码;第8-12位为考生报名顺序号,顺序号将于3月4日下发到各中考报名点。(合肥市代码01,巢湖市代码81)

(三)考试缴费。考生报名时,须按省物价局《关于高中招生报名考试费标准有关问题的函》(皖价行费〔2000〕215号)、《关于同意继续执行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报名考试费等四项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函〔2007〕99号)、《关于继续执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函〔2008〕107号)等文件规定,缴纳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考试费用52元、体育考试费用10元、以及理科实验操作考试费用8元,合计70元。

三、电子摄像

考生电子摄像继续以校为单位,在市招办统一下发软件中进行。单报名考生在报名同时进行电子摄像。各报名学校务必进一步加强考生电子档案建设,确保报名数据准确,所采集考生照片须按身份证照片要求(头像占照片尺寸的2/3),确保图像清晰,比例适中。

四、有关要求

(一)中考报名工作时间紧、环节多、任务重。各报名点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加强学习,按照报名工作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责任,落实人员,确保在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保障到位。要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确保落实到位。同时要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明确责任,层层把关。各校务必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选派责任心强、业务能力高的同志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培训,优化服务,按时保质完成各环节工作。

(二)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各报名点学校要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向每一位考生及家长宣传有关政策,耐心做好组织、督促和服务工作,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考生知晓政策、按时报名。

(三)要建立健全并实行“一级对一级、层层签字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任何学校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中考或让其提前毕业离校。如发现有类似情况发生,市教育局将严肃追究责任。如因故导致报名人数小于在籍人数的,学校应以公文形式对未报名学生情况进行专题说明,学校校长必须在报告上签字,上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四)各报名点学校要严格按规定认真审核考生报名资格,把好报名关,进一步加强管理,加大对中考报名的审核工作力度,凡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将按照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013年2月22日

相关推荐:

2013淮南中考中招时间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