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12-05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61题8分,第62题11分,第63题13分,第64题8分,共40分。
41. (14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说:“‘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村富裕,推动生产力水 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税的取消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实,不论哪个政权要想发展,都必须重视农业发展问题。据此请回答:
(1)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在土地方面各是如何规定的?(6分)
(2)土地的主人是农民。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唐朝初年、三大改造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采取哪些措施?(6分)
(3)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发展的基础。在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粮北运方面,元朝和隋朝相同的做法是什么?(2分)现在党中央为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了哪些新举措?(2分)
42. (16分) 2008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指出,中国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为了探究中外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九年级三班组织了一次主题:感受“中外民主与法制”的活动。请你参与:
★步骤一:回顾国外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1)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1分)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与古希腊的哪个历史人物有关?(1分)
(2)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渐进过程。请你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法律文件和作用加以说明。(6分)
(3)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典型事例说明?(2分)
★步骤二:反思我国民主与法制的探索历程
(4)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 化。哪个事件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上的民主化?(1分)
(5)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是什么?
(1分)
(6)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分)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 7)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
43.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G
(1)按要求填写序号:
属于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成就的有 ;这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成就的有 ;在这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展了哪些活动? (3分)
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明创造成就的有 ;这次科技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发展机遇,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我国是如何把握这次机遇的? (3分)
(2)为B提供动力的是 机, 为E提供动力的是 机
F的发明者被称 为“发明大王”, 他是
D的出现促使网络的出现,是人类进入 社会,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5分)
(3)有人说:“科技是一柄双刃剑”。谈谈你就如何发挥科技的优势,减少科技的负面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4)从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得到的相同认识用一句话概为 (2分)
44.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 十三州的真诚努力。-―《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
材料二:这位身材不高、有这钢铁般意志和锐敏头脑的思想巨人,正在创造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他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独自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并成功地粉碎了他们的一切武爪干步”一一《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科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帷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映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1933年3月4日美国第32届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他)号召人民抗击法西斯,说:“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位先生”应是谁?(l分)他领导了哪一场战争?(l分)战争胜利后,他主持制定了哪部宪法?(1分)
(2)材科二中的“他”是谁?(l分)他领导的哪一次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分)这场革命的性质是什么?(l分)
(3)材料三中的“总统”是谁?(1分)为战胜“恐惧”,这位总统实施了什么政策(l分)
(4)材料四中的号召人应是谁?(l分)这位号召人通过哪一种建设模式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1 分)
(5)根据以上四位人物的活动,概括他们对历史发展的共同作用。(2分)
标签:河北中考历史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