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4-01-10
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种用法。
在古汉语中有些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而且也很普遍。例如:
苟富贵,无相忘。这句中的“富贵”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富贵”。
另外孟子有一句话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中第一个“老、幼”就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4.形容词使动用法。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其中“绿”
就是使动用法,“使……变绿”。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中的“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忍、曾益”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形容词意动用法。例如:
渔人甚异之。这句中的“异”就是“认为异”,这是意动用法。
若毒之乎。这句中的“毒”就是意动用法,“认为……痛苦”.和名词一样,形容词用作动词,保留了它本身的意义,又增加了与它有关的动词意义。可以使句子简洁,有修辞效果。
6.形容词用作名词。这在古汉语中常见。
例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这句中的“坚、锐”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因为“坚”是形容词,作“铠甲”的定语,组成名词性短语;“锐”也是同样情况。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这句中的“优劣”就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才能好的、才能差的”。
形容词用作名词,就是说形容词在句中表示一种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的人或事物,它可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意义上相当于一个偏正短语。定语就是这个形容词,而中心词(名词或代词)并没有出现。现代汉语也有这种现象。
7.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可以使句子简洁,有时为了形成对偶的句式或适应诗词句子字数的限制,但有时容易误解,这是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的。下面举几个例子;君将哀而生之乎。其中“生”就是“使之生”,也就是使动用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中的“惊、鸣”就是使动用法,“使它惊、使它鸣”。
8.动词的意动用法。
动词意动用法并不多见,试举一例: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句中“以”是动词,意思是“认为”以为”。我以为太阳出来时离人们近,而太阳当中时离人们远。
9.动词活用如名词。
动词可以用作抽象名词,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这是古今相同的。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这句中的“伏”就是动词用作名词,作“伏兵”。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句中的“出、入”都是动词用作名词,“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
动词代表的动作可以指代与这个动作相关的人或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用法,学习时应该注意。
总之,文言实词活用有四个特点,考生要仔细体会这四个特点。
1.名词、形容词在句子中如处在动词的位置并具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就用如动词。代词、数量词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用得较少。
2.无论是动词还是用如动词的名词,如果主语有“使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动词就作使动用,如果主语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含义,动词就作意动用。
3.无论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都是以“主十谓十宾”的句式代替“主十谓十宾(兼语)+谓”的句式,这样做可以使句子简洁,但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
4.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理解时必须按照“使宾语怎么样”或“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格式,但翻译时不必过于拘泥,只要不违背原意,可以灵活翻译,以使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三)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环村居者皆猎户。可译为:村子周围居住的人都是猎户。
刘备天下枭雄。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3)以动词“为”或代词“是”表示判断。如: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是和他们一样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可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是夫子呢?
考生要牢记判断句的特殊标志。
2.被动句:
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1)用“为”或 “为”所”配合表示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把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如:
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
(3)用“见”表示被动,也可用“见”与“于”的搭配,或“见”与“被”的对举来表示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如:
帝感其诚。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樯倾楫摧。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3.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可能省略。
(1)主语省略。
省略主语的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汉语中更多一些。如: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这两句中的()表示是省略的主语。
(2)谓语省略。
谓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而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这两句中的()中就是省略的谓语。
(3)宾语省略。
宾语是动词的受动对象,我们通过分析动词,就能知道被省略的宾语。如:
随园主人授()以书。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余闻()而愈悲。
这三句()中都省略了宾语。
标签:伊春中考语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